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XCLW116911 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1前言…………………………………………………………………..………………………..…3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3
2.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4
2.1.1业务规模小,各银行发展不均衡………………………………………………………..…4
2.1.2中间业务各种类之间发展不平衡………………………………………………………..…4
2.1.3表外业务拓展缓慢、品种单一…………………………………………………………..…4
2.1.4 银行新型服务方式--网络业务开始兴起………………………………………………..…4
2.2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5
2.2.1商业银行缺乏开拓新兴中间业务的市场基础……………………………………….….…5
2.2.2 现有政策和制度限制了一些新兴业务的拓展……………………………………….……5
2.2.3 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人才、技术不足……………………….…5
2.2.4 业务的非商品化,业务竞争不规范…………………………………………………….…6
3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6
3.1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6
3.2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7
4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7
4.1 从观念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提高中间业务层次……………………………………7
4.2 改善市场环境,扩大需求影响………………………………………………………………8
4.3 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同业的交流和合作,拓宽中间业务的服务范围………………………8
4.4 积极培养中间业务所需人才…………………………………………………………………8
4.5 规范管理,促进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
内 容 摘 要
中间业务作为不使用银行自有资金,办理客户委托、代理等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通常具有投入少、无风险或少风险、收入稳定的优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并不太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存在规模小、品种少、档次低、开办面窄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银行业应正确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加强中间业务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现状 发展策略
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1 前言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利用其自身机构、信誉、资金、技术、人才与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接受客户的委托,以中介身份为客户提供结算、租赁、委托存款、委托贷款、代理收付、咨询、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信息咨询和代保管业务等。中间业务通常具有投入少、无风险或少风险、收入稳定的特点。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身份参与的一种中介性业务。它是为实现银行某项经营目标如手续费收入等的一种服务活动。拓展中间业务既不承担资产的风险,也不承担负债的风险,且收入稳定,收益较高,风险较少。中间业务较少运用商业银行的资财,便可带来巨额的附加利润。目前,中间业务已经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将按照承诺逐步全方位开放金融业,外资银行必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和成熟的经营,首先在业务上与国内银行业展开竞争。中间业务作为金融深化与金融业竞争的必然产物,在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市场发展与公众需求的不断增加下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创新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1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汇兑结算。80年代中后期,逐步发展了信托租赁、票据承兑、代理发行和兑付证券、代理保险、信用卡等业务。90年代,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得相对较快,拓展了一些新业务,如经济咨询、代客理财、代客外汇买卖、一卡多户、一卡多用、一网通、一卡通等。但从整体上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业务规模小,各银行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比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左右,最高的也不超过10%,最低的不足1%,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国外银行的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还处于收付代理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阶段。以农业银行例,根据2003年中的有关业务统计,目前农业银行各分行已开办的中间业务产品达100多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代收代付业务方面。各分行大多以代收代付业务为切入点,开展代发工资、代缴水电费等传统业务。虽然在一些沿海地区,发展了咨询、承诺、担保、代客买卖外汇、担任基金的托管人等业务品种,但从总体看,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汇兑、代理收付等业务品种为主,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业务开展较少。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一些国有大银行由于得益于某些金融政策的倾斜以及资金实力、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其中间业务的发展相对较快,而中小银行,特别是非国有小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则步履维艰。
2.1.2 中间业务各种类之间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及信息通讯的快速发展,银行的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和结算业务收入占银行中间业务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0%。除收付结算外,银行代理的业务发展也较快,但总的来说,以代收代付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中间业务仍处于主导地位。相对而言,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却没有多大起色,如代理融通、代理理财、咨询评估、财务顾问等开展较少。
2.1.3 表外业务拓展缓慢、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银行开展的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委托代理业务,如担保函、贷款承诺、票据承担等。近年来,信用证业务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也仅仅局限于国际结算。一些不可撤销承诺业务以及金融衍生业务几乎是空白。据调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活动量占银行总业务量的比重大约为20%,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而国外大银行的表外业务却是其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少银行表外业务的收益甚至已远远超过其表内业务。
2.1.4 银行新型服务方式--网络业务开始兴起
招商银行于1996年底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了包括企业银行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在内的各种网上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率,拓宽了银行中间业务服务领域。
2.2 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2.2.1 商业银行缺乏开拓新兴中间业务的市场基础
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效益有保障,这是中间业务发展的目标原则。经济活动对信用中介多样化的需求,是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外部因素。从我国市场主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情况看,一些新兴金融产品尚未真正形成有效需求,如信息咨询、现金管理、理财投资等。有些企业、厂商想要银行这方面的的帮助,但他们还没有自觉、自愿地把这些产品作为商品,作为生产过程必需的因素需求来对待。与西方国家企业不同,我国众多企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进行生产和经营,对一些创新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对银行往往很少需要资金如何运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而更多的是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表外业务产生的两大动力是规避资本充足率限制和风险管理,由于我国银行业长期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目前虽然银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有所加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国有银行在落实这项监管要求时往往不严格,银行受到来自资本充足率方面的监管压力并不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必象国外银行那样绞尽脑汁去开发表外业务。此外,我国人民币尚未实行自由兑换,人民银行对利率、资本市场的管制还没有放开,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仅发生在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中,客户防范这两种风险的需求不强烈,银行自然对提供风险管理类表外业务持消极的态度。有限的金融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扩大和发展。
2.2.2 现有政策和制度限制了一些新兴业务的拓展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商业银行在某些业务领域的拓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银行中间业务还基本局限于传统业务范围,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中间业务--证券类和融资类的许多品种不能得到开发,与此相关的中间业务如代理证券买卖、债券投资、代客理财、理财顾问等业务也难以拓展。另一方面,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使银行传统业务受到政府的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在表内业务充足、生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银行很难有积极性去开发表外业务。
2.2.3 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人才、技术不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间业务的重要性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各商业银行都比较注意发展中间业务。但对其如何管理和开拓,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各银行的中间业务大都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如会计部门负责制定业务收费标准,个人银行部门负责个人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开发,公司银行部门负责企业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开发等。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缺少连贯性和预见性,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管理上的欠缺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新兴中间业务产品是综合型的金融业务,其开拓和发展不仅需要有较高水平的电子化设备的通讯手段,而且还需要有多种知识和技能,且具有很高的宏观分析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门人才。而这些对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缺陷。
2.2.4 业务的非商品化,业务竞争不规范
中间业务作为一种商品,其服务理应按规定标准收费,但许多银行往往通过降低收费甚至免费服务手段来开拓市场。银行通过这种手段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扩大自身业务的市场份额,但更主要的是以此吸引和得到更多的存款来源,并通过这些资金的信贷收益以适当抵补中间业务的成本。这种不正当的业务竞争势必损害银行业的整体利益,中间业务长期的非商品化提供将使产品的开发者和提供者最终失去积极性,其扩张的发展必然会自我抑制。 3 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目前资产质量普遍低下、负债结构调整艰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除了继续做好存、贷、汇等传统业务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培养新的效益增长点,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经,是富有战略性的明智选择,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1 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首先,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从目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金融市场复杂多变,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银行网络化、中间业务已成为三大发展趋势,较之传统的银行业务,其获利能力和空间日益扩大,已成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新的潜在增长点。
其次,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拓展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随着中国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按照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将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届时,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存款仍然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按照发达国家的先例,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商业银行要想吸收尽可能多的存款,只有靠提高利率,那么风险也随之增大。而且利率上调后,资金成本提高,这就意味着贷款收益的下降和经营难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出现了不良资产过高、亏损加剧、经营困难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怎样利用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怎样才能保持长效的发展,中间业务无疑是其首选的发展途经之一,也是其生存发展和扩大竞争领域的必然选择。
第三,由于中间业务具有占有资金少甚至不占有自身资金、风险小、收益大的业务特点,有助于银行规避经营风险,增加收益。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增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专家预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首先便是中间业务的竞争。所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奋起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1.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以下不利状况:一是资产质量不高;二是存贷利差很小:三是成本较高的定期存款比例较大。由此造成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急剧扩大,亏损面大幅度上升。为了更好地提高经营效益,商业银行只有抓住中间业务这一新商机才能增加财务收入,改善经营局面。
2.发展中间业务是促进资产负债发展的需要。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是相互依托、互为促进的,发展中间业务可拓宽存款来源。在商业银行将过去以信贷为主的服务模式向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转变进程中,中间业务对提高资产质量和吸引存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发展中间业务是降低经营资金风险的需要。在商业银行信用业务运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统计资料表明,商业银行资产90%以上均以各种贷款形式放出,风险系数大,同时,商业银行资本金拥有率低,不足以抵御风险,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实力。而发展中间业务不需要利用银行的大量资财,商业银行只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委托事项,所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会对商业银行形成风险,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分散和转化银行经营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4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应当以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并使中间业务逐步由以收付代理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向以涉及资产业务的资金密集型和以金融衍生业务为主的知识密集型转化,以逐步提高中间业务的层次水平。
4.1 从观念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提高中间业务层次
商业银行应该把中间业务看作是无法回避的战略选择,而不是存贷业务的附属品,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大支柱产业,而不是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手段和方式,经营观念的改变才能带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对中间业务制定综合发展规划,加强业务的统一管理,健全业务考核指标。在中间业务的开发上,可逐步建立以投资理财和咨询服务为重点的中间业务体系,并在更高层次上发挥银行结算和代理中心职能。同时,积极研究以证券为对象的中间业务,并尝试和探索高科技风险投资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与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基础平台。
4.2 改善市场环境,扩大需求影响
中间业务的特点之一是品种多、类别多,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多习惯于银行业务是存款、贷款的传统,对银行所能提供的许多服务不甚了解,特别是对一些新兴的中间业务产品更是如此。因此,银行要运用各种宣传广告媒介进行宣传,使人们知道银行能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并诱导人们接受这些产品,以不断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同时银行还应当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进行业务创新。另一方面,在有关中间业务的政策取向上,应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可适当放宽对银行一些中间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和鼓励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基金合作和交叉销售。在业务审批上,应适当鼓励商业银行积极进行中间业务创新,特别是网上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4.3 加强与国内外金融同业的交流和合作,拓宽中间业务的服务范围
国外银行具有雄厚的资金,高效的全球信息网络和丰富的中间业务拓展经验,随着我国进入世界经贸组织,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因此,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外银行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拓展表外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应当加强支付、结算以及代理等方面的合作,提高银行间的合作,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分享客户基础,从而扩大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中央银行和银行同业协会应对银行共同性、基础性产品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开发使用,并建立同业协调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和业务合作机制。
4.4 积极培养中间业务所需人才
中间业务品种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方能满足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要有针对性地挖掘、交流、培训、培养中间业务所需人才,如法律人才、外语人才、评估人才、鉴定人才、会计人才等各类复合型人才和边际人才。现代适应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在人才开发中棋高一着,谁就赢得了市场开发和竞争的主动权。为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开办以中间业务知识和新业务为内容的岗位培训,为中间业务的开拓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4.5 规范管理,促进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加快,但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如市场准入、业务收费、风险控制等尚未跟上,特别是对具有相当风险的表外业务和网络银行的监管近乎空白。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及对银行业的监管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必将其中间业务带入中国,因而加强对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已势在必行。一是中央银行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原则,使商业银行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中间业务。对一些基本业务如结算、信用卡、汇兑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弹性空间,防止不正当的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强化自身的约束机制,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表外业务的监督管理。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现有的表外业务,要进一步完善对商业信用证和银行承兑与保证业务的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对备用信用证的管理,防止信用证的过度签发。贷款承诺必须严格选择对象,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控制承诺限额。三是中央银行要尽快出台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对该业务软件系统规定技术标准,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统一要求,以确保我国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
总之,中间业务的兴起与发展已是客观现实,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只要积极规划,科学探索,努力开拓,中间业务就会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名副其实地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第三支柱。
参 考 文 献
1、廖文义、王顺:《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谢贻章:《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积极面对市场挑战》,《南方金融》杂志,2000.11。
3、张强:《表外业务:新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农村金融研究》杂志,2003.11。
4、周万阜:《确立中间业务的主力地位》,《农村金融研究》杂志,2002.04。
5、孙迎春:《中间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的第三支柱》,《农金纵横》杂志,2003.05。
6、丁延青:《发展中间业务 拓展利润空间》,《金融会计》杂志,2002.0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
下一篇
:
论我国商业银行结算风险的防范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商业
银行
中间业务
现状
及其
发展
策略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