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XCLW117140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跨度分为三个阶段
(二)我国基金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现阶段呈现七个特点;
二.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三)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参与主体
(四)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分类
三.我国基金业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我国基金业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我国基金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 我国基金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基金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跨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金业发展的早期探索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为封闭式基金发展阶段,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后到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推出之前的封闭式基金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开放式基金发展阶段,从2001年10月8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颁布之后到现在的阶段。我国基金业在经历的近30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现阶段呈现如下特点:
(一)基金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基金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金融行业之一。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业一直是我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金融子行业。2003年—2007年间,我国银行储蓄存款的平均增长率为13%,保险业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长率为35%,而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09%;
(二)基金品种日益丰富,基本涵盖了国际上主流的基金品种。既有封闭式基金也有开放式基金;还包含了多种创新型基金品种如:ETF、保本型基金、LOF等。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金产品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要。
(三)基金公司业务开始走向多元化,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被允许开展包括社保基金管理、企业年金管理、QDII基金管理以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其他委托理财业务,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正在日益走向多元化。市场上涌现出一批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多家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
(四)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一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二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推出,使我国基金行业开始进人国际投资市场。
(五)基金业市场营销和服务创新日益活跃。如在申购费用模式上,客户可以选择前端收费或后端收费;在交易方式上可以采用电话委托、ATM、网上委托等。定期定额投资计划、红利再投资等服务项目越来越多地被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所采纳。
(六)基金市场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基金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基金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证监会相应的配套法规迅速出台,推动基金业在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上稳健发展。
(七)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个人投资者取代机构投资者成为基金的主要持有者。
以上叙述从总体上描述了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在充分肯定基金业的主要作用如为中小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力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完善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较为普遍而且相当严重,极大地损害基金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制约了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在揭示基金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之前,先对基金的基本概念、类型、基金的参与主体、基金的法律形式、基金运作方式等做简洁说明,以使文章整体上易于解读。
二.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实行组合投资、专业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投资工具。基金的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是基金运作中的主要当事人。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基金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发式基金。
1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每只基金都会订立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和基金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在基金合同中有详细约定。基金公司在发售基金份额时都会向投资者提供一份招募说明书。有关基金运作的各个方面都会在招募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是基金设立的两个重要法律文件。
2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主要包括专业管理、集合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严格监管、信息透明;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3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基金当事人、基金市场服务机构、监管和自律机构三大类。
(1)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依据基金合同设立,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是基金的当事人。其中:基金份额持有人即基金投资者,是基金的出资人、基金资产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资回报的受益人;基金管理人是基金产品的募集者,主要职能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投资者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基金产品的设计、基金份额的销售与注册登记、基金资产的管理等重要职能大多由基金管理人完成;基金托管人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基金资产的保管、会计复核以及基金投资运作的监管等方面。在我国,基金托管人只能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
(2)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服务机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即是基金的当事人,也是基金的主要服务机构。还包括基金销售机构、注册登记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基金投资资讯公司、基金评级公司等。
(3)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和自律机构:基金的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行业自律组织是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组织成立的同业协会。
4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分类:
基金的分类非常复杂,可以简单的将基金分为几大类,依据基金组成的法律形式不同,基金可分为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我国目前成立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依据基金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基金分为封闭型基金与开发型基金。
依据基金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基本类型。
依据基金投资目标不同,可以将基金分成成长型基金、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等。
依据基金投资理念的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主动型基金与被动(指数)型基金。
依据基金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公墓基金和私募基金。
依据基金的资金来源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在岸基金和离岸基金。
特殊类型基金:主要包括系列基金(伞型基金)、基金中的基金(以基金作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保本基金、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以及上市开放式基金(LOF)等。
通过对基金的分类,有助于投资者在众多的基金中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合理的分类也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与比较;对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的业绩比较应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比较。因此基金的分类非常重要。
三.我国基金业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通过对我国基金的基本概述和基金业的发展现状的了解,在总体上对我国基金业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就像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我国基金业在其短短的不到30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的基金“大扩容”时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基金出现的问题是正常的,在基金逐步发展和规范过程中,基金中的大多数问题可以解决的。然而,我国基金业的很多问题非常普遍,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我国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过程中,基金业所暴露的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基金公司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基金规模、大跃进式的扩张基金资产包括不何适宜推出QDII,使广大投资者的财产遭受严重缩水,很多教训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值得我们深思。
针对我国基金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浅薄认识和应对策略。
(一)我国基金业的主要问题:
1.我国基金业管理层(基金监管机构)对基金的错误定位,致使基金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这种错误定位必须加以纠正,还基金以更加真实的市场定位。
我国基金业的管理层一直将基金作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看待,强加给基金稳定资本市场的责任,甚至将调控资本市场指数的“重任”让基金去完成,更有甚者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干预基金的运作。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已经严重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基金产品都是以基金合同为依据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为基金持有人创在价值,基金公司没有稳定市场的义务。然而,我国的基金监管机构利用手中的权利,过多的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基金公司的独立运作。如在2008年中,我国的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大小非”大幅减持造成的。作为市场的管理层,不是从制度上控制“大小非”的减持行为,而是让众多基金公司肩负起稳定市场的重任,致使众多基金资产遭受重创,基金资产严重缩水有很多原因,其中监管层认识上的错误定位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基金的独立运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我们的管理层真正成熟了,才能谈到投资者的成熟。因此,必须纠正基金管理层多年来形成的错误认识,还基金以真实面貌。
2.基金管理人尤其是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严重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基金管理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在我国基金业的大发展时期,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资产的人才出现严重短缺,一些道德不称职的人员充当了基金经理的岗位,致使基金业界的“老鼠仓”成为公开的秘密。包括上投摩根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连续曝出“老鼠仓”丑闻,不仅严重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使基金公司的形象遭受损害,严重制约了基金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法律层面加强基金业的监管,加大违规者的违规成本,使基金业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3.基金合同设计上的“有意或无意”遗漏或欠缺,造成目前基金业的大锅饭问题十分严重。使我国基金管理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坐在以前积累下来的“大模样”下赛太阳。
由于我国的基金合同中,基金管理人按照管理的基金规模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基金管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取基金资产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只有扩大基金资产的规模,才能扩大基金管理人的收入。基金管理人在扩大基金规模上大动脑筋,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在如何更好的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利益方面考虑的明显“不够周到”。这就是说基金管理人收入的多少只和基金规模有关而和基金管理人的基金运作水平没有太大关系。更让基金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在资本市场大幅调整,基金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痛苦难堪的时候,基金管理人照样按基金合同的约定收取“高昂”的管理费,丝毫不考虑基金投资者的感受,而主动修改基金合同相关款项。在基金管理人眼中,只要基金规模在,就能保证其收益不受影响,而对基金管理人运作水平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丝毫不予理睬。这样就形成了目前基金业的大锅饭现象。在目前世道下,反正基金投资者已经严重套牢根本没有勇气割肉出局,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到是一件好事,只要基金规模在,就可以“旱涝保收”,那管基金持有人的死活。殊不知,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也是基金管理人一手造成的,至少基金合同是基金管理人起草的。更有甚者,新发行的基金产品中,基金管理人也没有丝毫改进基金合同中的相关不合理的条款,还是一意孤行。基金的监管者难道也没有看到目前基金业的弊病吗?照这样发展下去,基金投资者同基金管理人之间就成了完全对立的双方,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就成了一句空话。
4.基金管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公平的对待不同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出现了包括利益输送在内的陋习。
基金管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争取到大的机构客户尤其是向社保基金这样的大客户,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以牺牲中小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来迎合基金大客户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利益输送,这些陋习在报界已经多次报道,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还有一些基金管理人,为争取更多的基金份额,在基金发行过程中承诺基金代销机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来扩大基金规模。如为争取证券公司代销其基金产品,承诺将其若干基金资产托管在该证券公司的席位上,并保证在其席位上完成巨额交易量,为此基金管理人“被迫”做大量毫无意义的对倒交易,提高交易成本的同时也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还有一些基金管理人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基金宣传时片面跨大其基金业绩或者诱导投资者购买其基金产品,还有的基金管理人以诋毁其他基金管理人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归根到底就是基金管理人盲目追求不正当利益导致的行为扭曲,为此,必须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在监管上严格要求,同时要加强基金行业自律。
5.很多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和激励因素不健全,没有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很多优秀基金经理跳槽,导致基金资产遭受风险和损失。
在我国基金业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很多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向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更有甚者,个别基金产品一年之中更换了4位基金经理,有的已经达到让人揪心的地步。当然,在基金大发展的环境下,有经验的优秀基金经理成了市场的宠儿,给予其更高的溢价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其明确的预期,不能让基金经理的私欲盲目无限膨胀。无限膨胀的私欲是相当危险的,即毁人又害己,如何更有效的将基金经理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是基金管理人急需解决的课题。
6.很多基金管理人在没有认真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在基金市场国际化也就是如何走出国门的问题上,犯了严重的低级错误,致使几乎所有QDII产品全军覆没。
为有效分流我国资本市场过剩的流动性,2007年管理层推出了QDII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一些基金管理人为抢占先机,在自身没有充分做好准备的前提下,盲目扩张,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惨遭败绩。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更是深刻的,但愿血的代价能换来我国基金业的觉醒。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环境同国内完全不同,在不熟悉国际环境的情况下,盲目出击不撞个头破血流才怪哪。大家都知道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的衍生产品非常发达,之所以拥有这些衍生产品,是为其“对冲”诸多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必须熟练掌握这些衍生产品并加以有效配置。然而,国内的资本市场正是缺少这些“对冲机制”,我们的基金经理们还按照国内基金的运作模式,“实打实、硬碰硬”地出海资本运作,哪有不输的道理。
7.我国基金业普遍存在的诸如监管滞后、基金创新缺乏活力、私募基金没有给予合法身份、基金资产配置过于雷同,以至于抱团取暖更有甚者由于基金资产配置过于雷同甚至出现以基金为主的新的庄股时代等问题。
由于我国基金业监管体系严重滞后基金业的发展,基金业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基金业的发展。基金创新缺少活力,很多基金设置趋同,模仿的痕迹越来越重。有很多基金缺乏个性,别管大盘基金还是小盘基金,也别管是收益型基金还是成长型基金,基金资产配置越来越趋同,甚至出现以基金为主导的新的庄股时代。对方兴未艾的私募基金,管理层没有给出明确信号,是默认其自由发展?还是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发展?还是等待时机成熟推出管理细则?还是……?一切都在不言中。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我国基金业主要的七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基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也会在逐步规范中加以解决。下面谈谈我个人应对基金业的问题的策略和观点。
(二)针对我国基金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基金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七方面的问题,我个人提出几方面的应对策略,也是我从业多年的美好愿望。
1.针对我国基金业管理层对基金的错误定位问题,我认为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必须更正。
我们的管理层一直以来对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的定位是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这是同发达资本市场相区别的。无论我们的法制法规还是我们的监管水平都无法同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只有我们的管理层成熟了,才能谈到投资者的成熟、才能谈到资本市场的成熟。我们的管理层应该尽可能多的运用市场机制来管理市场,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手段。一直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就是个政策市场,难以走出政策市的阴影,产生这个恶果的真正原因来自我们的管理层,只有我们的管理层提高管理水平依法治市,我们的市场环境才能更加公正和透明,但愿我指出的应对策略不只是个美好的幻想。
2.关于防范个别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加强法律打击的力度,大大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
目前,我国针对基金业的违法违规问题的法律环境非常宽松,违法的成本很低,有些人甚至不清楚违法违规的惩罚措施。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最近,管理层已经着手推出更为严厉的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对个别道德败坏的基金经理的震慑作用明显加强,为逃避打击,这些道德败坏的基金经理们的行为更加隐秘,为此我们的监管手段也要上层次上水平,让这些道德败坏的基金经理们无藏身之处。同时更要加强基金行业的自律,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对于基金合同中的诸多不够合理的问题,应该由管理层出面要求基金管理人及时修改基金合同的弊端,给基金投资者以更大的回报。基金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处理这样的问题上更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将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从盲目扩大规模逐步引导到努力提高基金业绩上来,最好的方法是引进私募基金的先进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开放式基金的“大锅饭”现象。
4.对于基金管理人如何公正地对待各类基金投资者的问题上,管理层也高度重视,最近刚刚出台了关于相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基金管理人认真贯彻执行,上述问题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关于这类问题已经得到管理层的根本治理,我想还应该从加强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强有力的基金公司自我规范自我监督的内控机制。同时,基金行业协会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行业监管力度。
5.关于基金公司如何更有吸引力、从根本上留住人才的问题,我看是基金管理公司如何加强对基金经理的正确利益引导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权衡责、权、利的问题。如何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都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须面对也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起来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招来人才也能留住人才。如何在众多基金公司中脱颖而出,先进的企业文化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6.针对如何练好内功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的问题,我看解决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吸引更多的国际上优秀管理公司及其管理人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只有向更好的公司学习,自己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如何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正解。基金管理公司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广纳百川,吸取更多的管理经验。
7.至于我们的监管体系监管滞后的问题,还是要求我们的监管层能敞开胸怀,引进国际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监管人才,尽快缩短差距,逐步适应监管的要求。至于如何创新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开动脑筋充分引进竞争机制,给予创新基金公司更多的好处,来激发基金管理公司的创新灵感。让基金公司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只有基金创新得到弘扬,基金资产配置雷同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我的浅薄认识,对于我国基金业更深层次的问题,可能还没有说到,也就更谈不上解决策略了。但我敢说我的愚见都是本人的有感而发,也是我期待我们的基金业能够重振起来,快速成熟起来,只有我们的基金业成熟起来了,我们这些基金投资者才能从中获益。
参 考 文 献
《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证券业协会 编
《基金投资12课堂》 计丽丽 编著 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的分析和研究
下一篇
: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现状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基金业
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思考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