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论我国消费信用
XCLW117463 论我国消费信用
论文摘要(中文)......................................................2
一、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性.........................................3
(一)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3
(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3
(三)商业银行发展和生存的需要.....................................4
二、我国消费信贷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
(一)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和个人资信评估体系.....................5
(二)国家相关配套要政策尚不完善...................................5
(三)房产、登记等相关部门配套服务落后.............................6
三、完善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的关键是发展................................6
(一)建立社会性个人征信体系,提供贷前预警服务.....................6
(二)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系统,防范操作风险.........7
(三)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7
(四)政府出资组建国家住房抵押贷款银行,专门办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及住房贷款的抵押和担保..............................................7-8
参考文献............................................................9
内 容 摘 要
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和个人资产评估体系、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房产、登记等相关部门配套服务滞后,严重制约了发展。当前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资产评估体系,健全完善法制环境,配套相应的法制法规,加强业务品种的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完善担保制度,做好风险控制。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消费信贷 风险控制 个人信用评估
论我国消费信用
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用居民个人未来收入作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的商品为对象的贷款。①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目前主要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装修贷款、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尽快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性
(一)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1、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增强消费欲望
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电脑、汽车等消费品的普及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居民改善自己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对汽车、电脑等消费品的需求必将快速上升。
2、宏观调控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加强
今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渐减缓,出口形势严峻,这促使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将目光转移至居民消费上来。通过提升内需来刺激经济增长,已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手段。为此,我国政府一直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最近,由人民银行牵头着手建立我国个人征信制度这一举措,更显现出刺激军民消费的坚定决心。我国自创办消费信贷业务以来,成效显著,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消费信贷,消费者可以合理安排即期与远期消费,实现了多层次消费需求,切实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入世后,外资银行间全面进入中国金融领域。迹象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会以国有企业为切入点,因为国有企业短期内难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如果在竞争中失利,造成亏损,甚至倒闭,则将风险带给银行,外资银行不会冒此风险。在中美谈判中,汽车贷款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美方坚持美国的汽车生产商和在华外资银行有权对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发放贷款。由此可见,个人消费信贷
业务将是外资银行进入后竞争的首选对象。国外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方面有许多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商业银行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业务发展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应该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市场需求、利润增长点和竞争趋势使得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必然的选择。
高盛公司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祖六曾表示,由于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消费信贷业务很可能为中国各家银行唯一具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部门,一扇机会之窗正开启着,但这扇窗户随时会被关上。②这对于众多机构来说,是关乎生存的一件事,消费信贷,特别是抵押贷款将是未来的黄金业务,也将是竞争异常激烈的业务。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占领至高地。
(三)商业银行发展和生存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在信贷业务经营中坚持商业贷款理论,只为企业的商业性活动提供大额批发贷款,不屑于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放小额零售贷款。③形成自然人以负债业务为主、资产业务主要面向企业法人的传统的资产负债结构,导致银行资产业务单一。一方面,国内企业资本金普遍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如果在竞争中失利,造成亏损,甚至倒闭,必将把风险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渠道不断增加,资金的买方市场特征越来越显现。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国外融资等多种渠道获取资金的融通,传统的银行是企业唯一融资渠道的格局被打破,企业法人对银行的融资需求弱化,银行必须为自己的利润来源和信贷资金寻找新的出路。从银行的角度而言,消费贷款主体众多,风险分散,从稳健经营的角度出发,能有效改善存量贷款结构,化解金融风险,而且,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的企业,银行不能长期对如此客观而稳定的收入来源视而不见。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人财产的占比和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对银行的消费融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为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看,近年来国外一些大的银行也纷纷将发展重点从风险高度集中的大额批发业务转向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的个人信贷业务。
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作为以利润增长为驱动机制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二、我国消费信贷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意义重大,尽管政府积极倡导、银行也加大了消费信贷的营销力度,但其发展速度仍十分缓慢,表现为规模小、品种少、用途狭窄,远远没有发挥消费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剔除国人消费观念的束缚等主观原因外,运行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和个人资信评估体系
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和个人资信评估体系是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核心问题,从目前我国汽车贷款所面临的困境足以证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建立起像西方发达国家“没信用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个人信用观念普遍淡薄,借款人有能力还本付息,但故意拖欠,从而损害贷款人利益,产生道德风险。我国目前善未建立个人资信体系,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个人还款能力和意愿无法实时监控,操作过程中的漏洞为产生道德风险创造了条件,皆因缺乏个人信用体制的制约。
个人信用制度在我国可以说是一项空白,极大地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广泛深入的开展。目前,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备、严密、透明的社会信用网络。不少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它类似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伴随人的一生。人们的每一笔收入、纳税、借贷、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即使是支付现金也是如此。银行根据个人的信用记录,就可以判断把钱借给他还是不借给他。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在我国办理消费贷款手续就很繁琐,这样一方面加大了贷款银行的业务成本和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并由此影响到消费者申请办理消费贷款的信心。
(二)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我国虽然实行了储蓄实名制,但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规范个人信用的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居民的信用意识较淡薄。为了防范风险,在办理消费信贷时银行只能要求借款人提供较多的个人资信材料,并要办理严格的抵押担保手续,条件苛刻,贷款手续繁琐,使客户望而生畏。
其次,消费贷款抵押资产处置难的现状没改变,一笔不良消费贷款的抵押物由立案、判决、执行到收回往往历时一年多。期间所支付的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拍卖费等费用支出较大,虽然这些费用最终由借款人承担,但需银行先行垫付。银行收回一笔不良贷款需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试问对借款人审查能不小心谨慎?这在一定程度上因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造成的。这些因素对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影响。
(三)房产、登记等相关部门配套服务滞后
评估机构、房产登记部门、公正处等相关机构办理评估、登记、过户、公证等手续繁琐,时间长、收费过高,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对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消费者而言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时间方面评估、公证约需四天,办理抵押登记15个工作日,加上银行的审批时间整个过程耗时约一个月。④
三、完善我国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的风险及防范探讨
在我国建立一个防范消费信贷风险体系,可以通过用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控制消费信贷操作风险,利用消费信贷证券化分散风险,把国家政策性消费机构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为消费信贷提供的担保和保险作为救助手段。随着我国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日益成熟及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原始积累的方式进行消费的传统观念正逐步被信贷消费理念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消费信贷服务,进行信贷消费,而这种信贷消费方式正是本文所提及的个人消费信贷。从学术上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个人或家庭使用和消费,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按一定的利率计取利息的资产业务。
(一)建立社会性个人征信体系
为了在发放贷款前就防范消费信贷风险,必须调查个人资信情况。为了降低个人资信调查费用,必须建立社会性个人征信机构,广泛收集消费者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有偿提供资信服务。
首先,应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业等,搜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
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当然,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先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
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个人征信公司也是可行的。一是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中央银行组织提供的个人资信,容易被金融机构所接受。二是我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一直延伸到县一级政府机构所在地,有能力搜集各地个人资信情况,并在全国联网,在全国形成信息共享、不断刷新个人征信体系。三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管理部门、企业一起组建个人征信公司,有利于全面搜集个人资信情况。
其次,征信公司将遵循“会员免费给提供信息,有偿提供查询服务”原则。把各家金融机构作为会员,金融机构免费向征信公司提供个人信用记录,参加组建的其他部门同样免费提供本部门有关个人资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查询费用,让机构和个人承受得了。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是要付费,以便保证征信公司正常运转。
再次,征信公司要成为盈利性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征信公司积极性,才能向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资信服务。
(二)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系统,防范操作风险。
金融机构内部要建立专门发放消费信贷款的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而且要做到审贷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以便明确责任,防范风险。可以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
(三)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很长,而且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风险很大,这是造成西方国家发放消费信贷机构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原因。西方国家的对策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赋予转让、流通职能,从而达到分散消费信贷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的目的。为了降低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也必须尽早实现证券化。目前上海市人民银行正在牵头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先在上海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全国。
(四)政府出资组建国家住房抵押贷款银行,专门办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及住房贷款的抵押和担保。
住房是居民安身立民之所,更是巨额消费品,国家应该参与住房的建设、融资和管理工作。国家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可由财政拨款组建,主要承办两方面业务:
一是办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及向贫困家庭发放财政贴息住房抵押贷款,帮助他们购买经济适用商品房。还应把所有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住房公积金存、贷款业务承接过来,集中办理,以便让商业银行集中精力办理商品性住房信贷。
二是向中等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信贷担保,帮助那些无力提供抵押品、但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提供住房信贷担保,让金融机构放心发放住房信贷。国家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可在各省、地市设立机构,以便为全国的个人住宅贷款提供服务,以便就地了解个人资信情况,降低贷款风险。这样会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消费信贷提供防范化解风险的新途径,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为保险公司提供新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是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不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离不开个人信用评级,其实只要是开展个人消费信贷,都离不开个人信用评级。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实也可以说“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目的就是要通过评级掌握借款人的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掌握借款人有没有个人负债,借款人以往有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从而据以判断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但是,目前对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缺乏权威部门的统筹,往往难以实际推行。比如,建设银行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资信评定标准,工商银行也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资信评估指导意见》,但都限于住房贷款借款人资信评估和各自银行系统,资信评级结论不能在其他商业银行通用,也不能用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并且如果开发商同意买方给购买者,购房者又支付了首期购房款,资信评级势必流于形式;如果先办理个人资信评级,达不到资信标准的个人不但不支付评估费,还可以换一家银行办理按揭。
参 考 文 献
[1]周显志,我国消费信贷立法若干问题探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年02期
[2]郭冬乐/张少龙,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与对策,《经济要参》2001年20期
[3]高友才/蔡宇平,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 06期
[4]邵德祥 信小红 冯建辉 江小丽,建议加快个人消费信贷,《西部论丛》2003年10期
[5]孙英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 01期
[6]尹立国,浅议如何推动消费信贷,《国际金融报》1999年10月08日第5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
下一篇
: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消费
信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