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建内控发展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我国银行股份制改制的第一个三年规划中,银行的内控合规工作重点在合规方面,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各行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但分析对比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美国国家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和银监会发布的《指引》等的管理要求来看,我国银行的操作风险内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前中后台管控框架还不十分清晰,操作风险管理的平衡制约机制也不十分健全。COSO对内控的定义是:内控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而设计这一过程是为实现三大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一是操作性目标,即各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二是信息性目标,即财务和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三是遵从性目标,即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三大目标既满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内控是保证各项业务发展的,而不是妨碍其发展;内控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只能期待内控为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三大目标和五要素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