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论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成本管理

XCLW118252  浅论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成本管理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及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二、目标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农村信用社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内 容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信用社对成本控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上,而是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与规划,对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在同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弊端的分析、思考,谈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及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的范围不同。(3)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4)管理责任的区分不同。
二、目标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2)成本效益分析原则。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按目标管理的原则。
(5)按例外管理的原则。(a)重要性原则。(b)一贯性原则。(c)可控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
三、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松弛,导致效益低下。
(2)成本预算缺乏科学性,目标成本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
(3)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4)目标成本管理行为短期化,使信用社没有发展后劲。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需注意的几点
(1)目标成本管理要密切“跟踪”市场。
(2)加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教育,转变落后观念。
(3)农村信用社领导的管理和从严治社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


浅论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成本管理
农村信用社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其存款利息支出、佣金、贷款和垫付款项的损失、与投资账面价值减少有关的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等,构成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现代农村信用社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除了要积极扩大收入来源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现代农村信用社对成本控制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上,而是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与规划,对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管理,以期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在同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目标成本管理受到各农村信用社的关注与重视。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及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目标成本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而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其营业成本应控制的限额,或者说事先确定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奋斗目标。它是一种适用于农村信用社内部的约束性指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群体性,是农村信用社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它与传统的目标成本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1)指导思想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基期的成本水平为依据,考虑到计划期有关因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来确定计划期的成本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取决于农村信用社的目标利润水平。
(2)管理的范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只局限于事中的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是将农村信用社的全部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系统,从事前的成本预测到成本的形成及事后的成本分析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将全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耗费都置于成本管理之下。
(3)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事后算账,虽然也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但改进措施的实施要等到下一个成本管理期间。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按目标成本耗费,及时分析差异,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加强了成本管理的地位。
(4)管理责任的区分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的形成作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成本指标的分解归口管理,在各自责任范围内有效地控制成本,强调严格划分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
三、目标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由于成本管理好坏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目标成本管理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目标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参与目标成本控制与管理。
(2)成本效益分析原则。目标成本管理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止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目标成本管理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目标成本管理不是消极地进行目标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的分析原理,将成本与收益,以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目标成本管理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目标成本管理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因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4)按目标管理的原则。目标管理原来是一种由企业管理部门把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并据以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营业收入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而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成本通常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比较先进的成本限额。以目标成本为依据进行管理,将各项费用、成本的开支范围限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就会做到以较少的成本费用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5)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在管理会计中对那些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叫做“例外”。日常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责任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分析,找出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差异分析,找出影响成本概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由于成本是由多方面成本项目构成的,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提高目标成本管理的效率,西方国家对成本指标的控制往往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进行。这就是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不要将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全部的成本差异上,而是应突出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上。对于关键性的差异要查明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中心,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管理,对其他的差异则可放弃。例外管理应遵守的以下几个原则:
(a)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按照成本差异的大小来决定哪些成本项目对农村信用社来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需要成本中心管理人员给予足够重视。衡量差异大小指标,通常是将成本差异与原预算进行比较计算一个成本差异率,在成本差异率之外,再规定最低的限制差异的金额。如成本差异占10%以上,或绝对金额超过1000元的,均应视为“例外”。至于差异率及绝对额的确定,要视不同农村信用社的具体情况及差异性质来确定。由于成本差异分为“有利差异”(顺差)和“不利差异”(逆差)两种。管理人员不应把注意力只放在不利差异上,还应注意有利差异中是否隐藏着不利因素。例如采购部门为了控制固定资产采购成本,购入劣质产品,这会降低采购部门采购成本,这是有利差异,但由此也会增加设备维护保养费用,从而给其他部门带来不利差异。
(b)一贯性原则。按照重要性原则,有些成本差异虽然未超过规定的差异率百分比或最低金额,但这些成本差异在一段时期内一贯在一条控制线附近徘徊,就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这种差异也应视为“例外”。这种例外产生是有原因的,可能是由于目标成本管理不当产生,也可能是由于原定的因素或标准已经时久失效,应及时加以调整。
(c)可控性原则。由于农村信用社业的成本项目中有些属于可控性成本,有些属于不可控性成本。有些公用事业费(如电话费、水电费)的收费标准经常发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各成本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差异。因此,凡属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发生符合重要性标准的差异,也不应视为例外,不需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d)特殊性原则。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有些成本差异即使没有达到重要性标准,管理人员也应予以重视和关注。如农村信用社安全措施中,不能为压缩费用开支而减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运钞费),如果片面追求降低成本,减少必要的防护性开支,虽然在短期内成本会降低,出现有利差异,但从长远看,若减少这必不可少的开支,一旦遇到突然事件就会给农村信用社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一些特殊性质的成本项目,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四、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松弛,导致效益低下。一套健全的目标成本管理体制需要农村信用社每个职工来健全和维持。但是,在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中,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没有深入到职工心中,职工往往认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少数管理人员的事,管理人员怎么安排工作,职工就怎么跟着做,缺乏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思想僵化,长期以来按照一套固定的模式从事管理工作,管理松散,导致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费用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效益。
(2)成本预算缺乏科学性,致使成本计划不严肃、目标成本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一套健全的、好的目标成本管理体制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成本预算体系。但是,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文凭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可水分是相当大,专业职称是中级、高级经济师或中级、高级会计师可几乎都是单位内部评定的,而且职称评定一般是根据行政职评定;近几年新招的大学生对信用社业务没有熟练、全面的了解。这样,农村信用社就很难进行科学的成本预算。没有科学的成本预算,必然使成本计划不严肃,目标成本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基层信用社收到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文件,就立即打报告给上级管理机构,要求增加相关成本;有的基层信用社收到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文件,心里就偷着乐。这样的目标成本管理指标根本不能起到原预期的作用。
(3)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许多信用社只注意部分成本的定额管理,忽视成本的不定额管理;重视营业成本的管理,忽视自身经营的负债业务的目标成本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事前目标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目标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注重定额成本的核算,而忽视管理成本的核算。至于目标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而手工操作是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
(4)目标成本管理行为短期化,使信用社没有发展后劲。有些管理者将目标成本管理理解为单纯的降低成本,力求成本节约,没有充分认识到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内涵扩大的再生产模式,没有从战略成本高度来拓展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与范围,最终造成目标成本管理进人“死角”。结果是,有些基层信用社不注重新业务的开拓、不注重新设备、新技术投入使用,农村信用社虽然实现了目前成本的降低,却损害到以后的长期利益,未来效益增长令人担扰。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需注意的几点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经营运行机制。农村信用社首先必须从信用社的内部着手,从内部经营机制、核算方法上找原因,要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调查,寻找适合自己的成本,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稳步增长。笔者根据自身的理解觉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成本管理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目标成本管理要密切“跟踪”市场。目标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的事,而是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将市场信号传递到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农村信用社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到市场。紧紧抓住成本这个提高经济效益的“牛鼻子”,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和开发金融产品,不赚钱的业务不做,以市场有竞争力的资金价格倒推成本,并将成本指标科学地分解到部门、职工,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这样才能使农村信用社脱颖而出,紧跟市场走,经济效益实现了稳步增长。然而,现在许多农村信用社仍不注重市场信息的调研,只是闭门造车,造成金融产品滞后,可以想象这样的农村信用社必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加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教育,转变落后观念。成本观念深入人心是做好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在全体职工中普及成本意识和素质教育,使之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为此,首先,必须加强成本意识教育,让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其次,必须掌握现代目标成本管理的专业知识比如成本决策学、目标成本管理等理论知识。做到领导在决策过程中,能自觉运用有关的成本理论进行决策;专业技术人员能熟练运用目标成本管理理论把技术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指导日常的各项工作;业务拓展人员能充分地考虑成本因素,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业务拓展工作;对于财会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目标成本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这就要求财会人员熟悉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学会运用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总之,通过成本教育,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强化目标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上来。
(3)农村信用社领导的管理和从严治社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一个管理制度健全的农村信用社,如果不将制度一一落到实处,那么再健全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目标成本管理亦是如此。农村信用社领导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以身作则,不强调客观,不怕碰硬,坚决改革不合理的成本费用。领导要敢于动真格,不迁就、不照顾,坚决停办那些赔本业务,敢于剥离和清除依附在农村信用社身上的各类寄生公司,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在关系农村信用社兴衰存亡的大事面前,农村信用社决策层要达成共识,领导亲自抓。而当前农村信用社成本费用居高不下、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不清、考核不严、措施不到位、执行时缺乏动真格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农村信用社领导的管理和从严治社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的深入,对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套既适应农村信用社又行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机制,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重要问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所有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参与目标成本管理,为农村信用社目标成本管理出谋划策,以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
参 考 文 献
1、贺南轩,《成本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2、余绪缨 蔡淑娥,《管理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3、齐泽民,《论现代企业目标成本管理》载于《会计之友》, 2004年12月
4、《中国农村金融》,《目标成本管理》2005年第7期
5、《淳安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办法》
6、《淳安县农村信用社费用审批管理办法》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形象与品牌建设 下一篇:浅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农村 信用社 目标 成本管理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