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分析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图-3:大学生信用卡透支额度比例图
(五)未使用信用卡人群分析
传统支付习惯及信用消费观念的缺失是消费者接受信用卡的主要障碍。 对于非信用卡用户而言,不使用信用卡首先因为是现金或借记卡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支付需求,CTR调查显示,更习惯于现金支付的提及比例在非用户中达到七成,认为借记卡已经够用的比例也高达61.4%。也有些人在信用卡申请成功后,不激活,甚至激活后不使用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当时申请信用卡的原因大多是在兼职代理同学的游说下不好推托又或是看中了赠品而贪图小便宜。往往这类人申请了之后对信用卡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直到银行致电告知欠交年费时才想起自己曾经有一张未曾开封的信用卡。
三、现阶段影响大学生信用卡发展的因素
从有效回收的135份问卷及结合现在银行在高校推广信用卡的相关措施,从银行及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现阶段影响大学生信用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保障因素。
(一)制约因素
从银行方面来分析的话,银行发卡数量多,有效卡数量少。虽然校园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银行激烈攻占的堡垒,但是其中也不乏“逃兵”。 当年凭借一张卡通、时尚的加菲猫双币信用卡,在大学生中风靡一时的兴业银行,就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全面退出了高校市场,不向学生发放一张信用卡。兴业银行信用卡部的有关人士指出:“睡眠现象比较严重,发卡成活率不高,所以我们退出了。”无独有偶,招商银行也终止了在内地与几家高校的young卡发放合作,原因就是“睡眠”现象和家长投诉。
由于很多银行在高校都有学生推销员,长期为同学办理信用卡,所以办一张信用卡的手续、核准过程都很简易。很多学生抱着一来帮同学完成发卡任务,二来反正免年费,办一张卡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心理去申请信用卡,而真正由于自身需要办理信用卡的学生实际上远低于银行的预期。这就导致了睡眠卡在学生持卡者手中大量产生,并有“一睡不起”的态势。虽然大部分银行能够承受部分死账和制卡成本带来的经济损失,但是也有些银行更看重卡的成活率与有效性,希望每发一张卡就能够体现它的价值。大学生无疑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为活跃,最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更重要的是信用卡倡导的“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方式,恰恰迎合了广大学生的需要,能够迅速被大学生接受。但是这种接受是流于表面的,并没有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与其说是接受,倒不如说是他们心中的渴望变成现实更为贴切。
虽然身为天之骄子,但是大学生毕竟年轻,自律能力较弱、大数额的理财经验较少,在消费行为上很大胆、时尚,但是大多数人只想到怎样花钱,却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方法来还钱,对于不具备直接还款能力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是用家长给的生活费来填补自己的信用卡缺口,然而随着缺口越来越大,消费欲越来越膨胀,最后的结果就是子女办卡,父母还钱。这种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既违背了当初银行建立学生信用档案的初衷,也违背了家长培养子女理财能力的愿望,而令学生委屈的是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张小小的信用卡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二)保障因素
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的话,银行未来利益的需要。如果出于眼前的利益,那银行绝对不会在校园发卡,而现今,面临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银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培养未来的用户而选择把目光对准次级市场,大学生无疑是其中最具潜力的资源。大学生,特别是名校大学生是预期收入较高的群体,形成死账的机率低、消费能力却不低。同时,实践表明大学生对他的第一张信用卡忠诚度非常高,从他们的大学期间就开始培养客户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汽车贷款、住房信贷等金融服务时继续选择这家银行。银行向大学生发卡既挣了今天的钱,又培养了未来的客户。从信用卡营销成本上来说,大学生这一群体相对固定又年年更新,目标客户非常的集中使营销成本相对较低。信用卡推介人员基本可以每年在同一个地方,用同一个台子,甚至做同样的事,但得来的是一群庞大的不同的客户,这也是银行不能放弃大学生市场的一个原因。以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需要。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开销都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生活费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但却难以满足学生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更多渴求。虽然作为学生本不应该在物质上过于奢侈,但是这一代人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直接导致他们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上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近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对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申请自己的个人信用卡。而这一在国内还需要做调查的问题,在国外早已屡见不鲜。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2002年的统计数据中,美国拥有信用卡的在校大学生比例就已高达83%,人平均持卡4.25张。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该国的信用卡持有者中,20岁~25岁的占50%以上。一组组的数据说明了大学生经过正确的引导、适时的理财教育是能够广泛的持有属于自己信用卡的。
四、结 论
从以上所提到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校中推广信用卡对于银行来说是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自身而言是不利的,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比较讲究信用卡的销售问题,而没有从正真意义上的将这个大学生市场开拓起来。所以一方面导致了银行出现信用卡上的坏账,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诚信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发卡银行在信用卡的各项功能及相关的收费方面还应在大学生办卡的过程中给予解释,使学生们对信用卡的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使“睡眠卡”率能够降到最低。而大学生自己根本不是因为自身的需求去办理信用卡,而是出于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根本没有好好的使用它,至使一些没有必要的问题产生。通过分析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的制约因素,从中找出适当的解决途径成为了当前信用卡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发卡行来说,信用卡业务利润来源于向持卡人收取的服务费用及透支利息。但是,就目前我国几家发行大学生信用卡的银行来看,银行基本上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卡服务。虽然各行都明确规定了持有大学生信用卡所需支付的年费及透支和提现所需支付的利率,但所有银行均实施了免首年年费、累积刷卡次数或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即免除次年年费、对借款给予较长时间的免息还款期等政策。发卡行提供这些优惠服务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为了促进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吸引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当前的免费服务培育这些潜力客户。发卡行希望通过大学生信用卡的推广,使得大学生提前了解并接触信用卡。尽管发卡行不能从目前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中获取应有的回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开展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却可缩短并降低日后推广信用卡的时间和难度。总而言之,国内发卡行应理性地看待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包括自身进入该市场的初衷和科学理性地设计与营销产品,这一切都应以充分、有效地规避风险为前提。一方面,我国消费者信用消费的习惯有待培育;另一方面,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功能和开展营销活动。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是很有潜力的,但是缺乏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和分析的话,最后的导致的结果可能不会乐观。
参 考 文 献
<1>.付秋实. 让信用卡与青春同行,让大学生与诚信共舞[N].上海:金融时报. 2007.07.04
<2>.卢玲,李念念. 浅谈大学生信用卡发展前景[J]. 湖北: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4)
<3>.杨长红.大学生信用卡路在何方 [J].湖南:价格与市场.2007.(5)
<4>.刘冰. 大学生信用卡的诚信市场实证调研分析—以武汉地区为例[N].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7
<5>.宋兆红.关于信用卡发展的控索与思考[J].江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6>.赵挺. 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 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1)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银行作用..
下一篇
: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生
信用卡
使用
情况
分析研究
浙江
金融
职业
学院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