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

XCLW118723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

目 录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业务品种少服务范围窄
(二)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
(三)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
(四)服务功能较弱
(五)服务手段相对落后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组织管理体系落后
(四)缺乏开办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
(五)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三、加快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二)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三)改进设施、培养人才
(四)深入调查、研发产品 
(五)强化营销、加大宣传 
(六)加强市场调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七)将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中间业务产品的配套化和系列化
(二)处理好中间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三)解决好中间业务竞争与合作的矛盾
(四)重视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内 容 摘 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让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国内商业银行业形势更加紧张,传统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国内各商业银行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对资本无要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的中间业务,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也试办了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保险等比较简单的中间业务,但由于起步晚,人才技术基础薄弱,使得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少得可怜。研究和促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出发,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再借鉴西方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经验,进而从经营战略和经营理念等方面提出对策。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如今,中间业务已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信用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仅仅停留在“派生业务”、“辅助业务”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一)业务品种少服务范围窄。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种上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同时,由于认识不到位,发展中间业务的意识浅薄,使中间业务服务范围愈加狭窄。以我市农村信用社为例,全市仅城区、郊区两家联社办理了代理国库收款业务,其余11家联社只是代为发放支农补贴款业务,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务几乎空白。
(二)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 以我市农村信用社近两年的中间业务收入为例,2007年实现中间收入52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17%;2008年实现中间收入为12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34%,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非常之小。而这些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存放其他同业款项,真正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仅有代办农民工卡查询支付手续费,金额不足万元。
(三)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高效益地开展中间业务,首先需要有先进的设施,而农村信用社一直面临着家底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间业务开展的预期效益估计不足,导致中间业务裹足不前。从我市人员情况统计看,本科以上学历仅有5%,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2%,而其中经济或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15%,人员更新主要是接班,规模性的招考专业人员较少。
(四)服务功能较弱。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发展速度较慢,办理各种业务完全依赖于员工手工操作,方法落后简单,工作效率低,很难适应大集团业务的开发,难以完成大批量的代办业务。尽管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在改善服务功能和提高办公效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起步晚,各种办公设备、网络依然落后,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服务功能仍然很弱。 (五)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由于综合网络系统上线时间短且不具有规模,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开发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中间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待开发。中间业务开发人才培养不够,大部分员工对中间业务认知程度不高,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效率低。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信用社虽然经历了50多年发展,但在管理体制上滞后。从最早的人民公社,到农业银行,再到人民银行,直到现在试点省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等,几经变动,数次反复,使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缺乏长期性的行业指导和统一规划。 (二)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农村信用社经营理念存在偏差,普遍认为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才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因而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存在着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的倾向,从经营战略上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三大支柱之一,缺乏对中间业务的规划创新,使得中间业务在经营管理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对中间业务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市场定位的偏差,无形之中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组织管理体系落后。农村信用社实行多级法人管理的体制,使得信用社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和行业优势,基层农村信用社各自为政,难以自上而下研究、申请开办新的中间业务品种。 
(四)缺乏开办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需要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农村信用社员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电子化操作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五)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凭着高科技设备和人才,以及畅通的资金结算渠道和存款通存通兑网络等独特优势,抢先占领市场,大量办理结算、代理、银行卡、理财及咨询业务等,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已进入成熟期和快速发展阶段。而农村信用社员工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还未完全转变,技术手段和人才还很匮乏,各项制度和措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加快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在品种、规模、水平、层次等方面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加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在近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抢占市场份额、稳定优质客户群,摆脱农村信用社此项业务边缘化的可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信用社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是经济社会对农信社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认为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解决认为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要逐步建立专门机构对中间业务进行统一的、日常的归口管理与协调,负责与社会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业务关系,负责全辖农村信用社系统中间业务新品种的研究、开发、设计、宣传与推广,以及全辖农村信用社系统业务的协调与管理等。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将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带来的存款收入特别是直接的收益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责任目标一同进行考核,从而调动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同时,农村信用社应特别注重对中间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的运作方案,真正把中间业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纠,合法经营;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中间业务运作的管理制度,如业务发展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制度等;三是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中间业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要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适时对中间业务进行常规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把监督机制贯穿到中间业务的始终,确保中间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
(三)改进设施、培养人才 
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平台。 同时,还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中间业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相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一要立足于现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对现有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业务的急需;二要在内部公开选拔,挑选精通业务、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并进行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三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专门人才;四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入,为中间业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深入调查、研发产品 
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 同时,拓展中间业务不仅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贴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要本着“循序渐近、安全效益”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农村信用社要对现有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可以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也可以加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市场进行债券的买卖。 
(五)强化营销、加大宣传 
信用社应系统地开展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荐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一是推行一体化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综合化经营,做到集中营销与分散营销相结合、重点营销与全面营销相结合、存贷业务与中间业务相结合。要把优化营销手段、改进营销策略作为抢占市场份额,促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地制宜、全面宣传,农信社经营机构多数位于“三农”之地,劳务输出旺,要以现实和潜在客户为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新产品的宣传,组织人员在营业网点、途经车站、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宣传咨询,放送资料,千方百计做好宣传工作。三是建立反应敏捷、结构合理的销售机制,构建营销网络,高效配置资源,优化市场、服务和销售的方法组合,吸引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和信任。
(六)加强市场调查,适应市场的需要。
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致力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中间业务品种。1、继续做大做强代收代付业务。可在目前代收国税、代发工资、养老金的基础上,开展代收电费、水费、有线电视费、代卖车票、飞机票,代发下岗职工解困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等各种代收代付服务。2、拓展银行卡功能,提高银行卡的利用率。还应当提供贷款融资、代收代付、网上银行、银证转账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使得农信银行信通卡同时具备一定的IC卡功能。3、开展信息咨询顾问业务。一是信息咨询业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国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脱贫致富实用技术的咨询服务等;二是资产评估业务。通过成立相关组织,取得批准手续,及时为各类产权交易提供资产评估服务;三是专项顾问业务。充分发挥支农优势,为客户提供农村金融财会顾问、法律顾问、企业委托及其他专业顾问服务等。
(七)将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要加快电子化进程,搭建中间业务基础平台。开展中间业务实际上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为中间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和物质支持,从而实现创新服务功能;要加大知识投入,锻炼培养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要加大攻关力度,在中间业务这块阵地上创出特色,创出名牌,闯出市场。
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中间业务产品的配套化和系列化。
中间业务产品不仅要与传统的资产负责业务相衔接,使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相互促进,而且要不断汲取外资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产品中的经验和做法,注意中间业务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配套性和系列化,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二)处理好中间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农村信用社不应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间业务的投入产出,而应当从整个客户关系来看待成本收益,逐步推行客户关系定价方式对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定价的影响。
(三)解决好中间业务竞争与合作的矛盾。
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信用社既要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拓展中间业务发展空间,确保中间业务能有一席之地﹔也要充分利用其他银行在结算、服务功能、网络建设、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重视加强与其他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的合作。
(四)重视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虽然大部分中间业务属于低风险业务,但也有部分中间业务仍然属于风险较高的业务,诸如卡业务、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等﹔即使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如疏于管理,也有可能给信用社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造成不良的影响和一定的损失。因此,有效地控制风险是保証中间业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信用社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寇慧海.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对策[N].河北经济日报, 2007-04-11 
[2]王树祥.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拓展中间业务[N].金融时报, 2005-06-30 
[3]杨代平,龚卫东.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障碍与策略[J].南方金融, 2004,(01) 
[4]马素玲.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10) 
[5]袁护平,沈平春.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 2004,(08) 
[6]何羽.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 2004,(07) 
[7]林峰. 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现状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04,(07) 
[8]高彬,孙宝林.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在因素及其治理[J]. 中国金融, 2004,(18) 
[9]李梦觉,曾小玲.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3) 
[10]廖红. 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 2004,(09)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银行之间.. 下一篇:论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农村 信用社 中间业务 发展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