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XCLW121705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 
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内 容 摘 要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得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自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内、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才可以在风险与利润的动态错位中谋求长远的发展。

论银行经营中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一)经营风险表现的全面性。
经营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项目和各个业务环节中。不论是信贷、储蓄,还是投资,不论是票据交换,还是账务处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若稍有差池,风险就会由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的损失,甚至于更严重,如贷出的资金控制不好无法如期收回本息,储户挤提造成流动性风险,支付差错或收入假票、假币造成损失等。即使是库存资金,也会因为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造成损失。对商业银行来说,没有风险的业务是不存在的,没有风险的资产也是不存在的。 
(二)经营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与某些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决定了其经营风险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再加上市场的环境或企业的行为都在不断的变化,商业银行对于外界的竟争压力,也在不断的自我开发新的各项金融服务项目,从而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再不断的产生变化。 
(三)经营风险损失的突发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许多风险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使银行措手不及。如储户的提款资金需要具有随机性,很难事先预测,尤其是自有资金较少但存款数额和储户多的银行,一旦因某些原因使得同时提出提款要求的资金需求大大超出银行正常的备用资金,就会使银行难以应付。再如信贷,若客户未经银行同意将贷款用于搞风险的投资项目上,万一贷款所抵押物因火灾损失而产权所有人又未对其投保等,也会给商业银行造成突发性损害。 
二、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
(一)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确切地说,就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比如资产业务中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引起的资产质量恶化;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人大额提取款形成挤兑等等。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通常是由于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1、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对银行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曾经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的大环境下,但是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加强,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会日益突出。 
2、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为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随着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和负债比重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将不断加大。 
(三)流动性风险 
狭义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存款的提取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的流动性风险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它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最大危害在于其具有传导性。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的资产之间具有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得一旦某个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不能保持正常的运作,则单个的金融机构的金融问题将会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 
与其它几种风险相比,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由于每个银行经营的操作环境不同,因此银行应考虑自己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也是操作风险的最显著特征。
(五)资产风险 
 近年来,许多企业倒闭、破产、兼并、重组,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加大,致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连续攀升,贷款逾期率居高不下,信贷资产持续在红灯区运行。不良贷款高,收息率就低,利润就会下降;不良贷款高,资产损失就高,就会相对降低资本充足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总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例过高,加之企业缺少自有资金和效益低下,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二是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家专业银行,很多情况下,根据行政命令发放贷款。体制转轨后,一方面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存在滞后效应;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又大量成为转轨成本,很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实现往往都是以银行资产损失为代价的;三是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作为借款人的企业往往千方百计地逃债、避债、躲债,以致屡屡发生企业假破产、盲目上项目、资源配置不当、浪费巨大、效率低下的情况;四是商业银行自身体制和管理问题。据人民银行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316个二级分行检查发现,主要由于企业问题和宏观经济等外部原因产生的不良贷款约占全部不良贷款的80%,由于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约占20%。 
 (六)负债风险 
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因此本文的负债风险主要是指存款风险。负债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储蓄风险。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连创新高,这一方面可以减缓资金短缺的矛盾,增加社会公众对国家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它又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并且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及民众的储蓄风险。因为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可以“惜贷”,却不可以“惜存”,存贷之间的存在着巨大的利息差,这种利息差成了银行潜在财务风险,而且这种风险一旦没有国家担保,居民的储蓄风险也会随之发生。2、存款分流风险。与储蓄风险相对应的是存款分流风险。这主要是指银行的吸收存款业务活动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其存款分流,由此带来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之间发生总量失衡,从而导致资不抵债甚至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在现实中,这种外部冲击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债市、股市的发展在客观上不仅造成了所谓的“贷款分流”,而且由于其对社会货币资金的强烈吸纳而形成了众所周知的“存款分流”。因此负债存量被债市、股市分流从负债一端加大了总量失衡的可能性。3、负债结构风险。所谓“负债结构”,是指长、中、短期负债在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重,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则是资产、负债之间的比例发生结构失衡,从而导致支付危机的发生。具体来说,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资产、负债二者在期限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亦即相对于资产的长、中、短期占比,负债也应有同样的长、中、短期占比。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在存款到期需向客户支付的同时,相应等量的贷款也能收回,从而避免银行在支付期限上发生危机。 
 (七)结算风险
所谓结算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在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当前的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这主要是指非银行工作人员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利用银行结算渠道非法获取资金。主要表现在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银行卡诈骗、使用假币等;二是内部风险。首先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人员由于道德的沦丧所产生的贪污、挪用,利用手中结算便利内外勾结,以及严重的渎职行为给银行带来的巨大的资金损失。其次是操作风险。一种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风险。另一种是由于员工怕麻烦,图方便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有些银行员工由于长期从事某种具体工作,而对某种风险可能熟视无睹,或沿用多年的具体方法想当然地认为不会出什么问题,这都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贷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比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差息可能变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项目,同时也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一下几点:
1、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利用定量方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资产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信用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利润,通过产品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
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对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
3、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
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
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1、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实行的“差额”管理方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比如基层行的各项资金来源全额上存管理行的资金部门,基层行的各项资金运用由管理行进行统一配置。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
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该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内部利率是指银行内部资金核算使用的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
(三)对操作风险的防范
1、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正常业务活动中,银行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与稳健的营运控制文化,高级管理层以高标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各级管理者时,操作风险管理才会最为有效。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2、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的控制度是否完善。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提高行为人的业务素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业务处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部监督的时效性、全面性。但计算机的大范围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熟悉计算机的人不熟悉业务,熟悉业务的人不懂计算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计算机犯罪。但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1、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2、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3、要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而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又是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以往我国银行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层次多、权力集中。今后商业银行将按照各自的业务特点围绕盈利中心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相应地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4、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几十年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参 考 文 献
1、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经济科学出版
2、穆怀朋.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7
3、王斌.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度量与管理.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4
4、陈东.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05.8.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下一篇:试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银行 经营中 风险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