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国际贸易近两年来迈向了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网上运作。经过5年多的筹备,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支持国际贸易流程参与各方传输、交换电子单据与数据的BOLERO网已建立并开始运作。BOLERO由欧共体发起创立,由TT CLUB (THROUGH TRANSPORT CLUB,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运输业共同保险机构)与SWIFT于1998年4月合资成立。BORELO 的用户包括了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银行、保险公司、运输行、承运人、港务机构、海关、检验机构等。
2.1 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
SWIFT(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制定的全球银行间结算网。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200个国家的7000多个银行在使用SWIFT 协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成立于1973 年,是行业认可的合作组织,它主要掌控着银行、经纪人/经销商,投资管理人等机构使用的消息服务。SWIFT 在世界范围内的会员银行间为金融消息交换提供消息服务,如信用证,支付,证券交易 等。通过 SWIFT 网络,一个在新加坡的银行可以使用电子化手段和一个位于纽约的机构之间进行客户信息交换、银行间资金清算,支票清算,共享余额或证券交易等信息。SWIFT 需要每个客户拥有专用的网络终端和预先认可的软件。
2003 年中国银行张燕玲副行长当选为ICC(国际商会) 银行委员会副主席,表明中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银行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市场份额来说,中国银行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者地位,然而面对国际市场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并根据目前我国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内各家银行在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最有必要,也最具有潜力。我国的银行界在国际业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早已存在。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每月进行国际结算业务统计数据交换共享;一些银行不定期地邀请同业举办研讨会,介绍自己在国际业务领域针对同业客户推出的业务品种等等。其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一种合作与交流是通过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下设的银行技术与惯例委员会这一平台进行的。但我国的银行界在国际业务方面的合作,还主要停留在信息数据交流等浅层次,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代表银行界在国际业务方面整体利益的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在2004 年 4 月的“ICC CHINA 国际银行同业合作及UCP研讨会”上,中国银行向与会的10 多家银行同业发出倡议,提出了业务统计数据交换、代理行信息交流、对突发事件协调立场、利用各行的比较优势加强同业之间的业务互委和资金支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协调面对监管机构的立场、建立银行间定期会谈沟通制度等加强银行界在国际业务方面合作交流的具体建议。中国银行的建议得到了各家银行的热烈反响。同意以 ICC CHINA 银行委员会作为平台,着手建立中国银行界国际业务合作机制。之后,ICC CHINA 秘书局与中国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有关人员共同酝酿起草了《ICC CHINA 银行委员会成员行国际业务合作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