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剧,研究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影响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的深刻背景,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特征,着重剖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四个方面的冲击,并就规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出口企业、影响、研究
【正文】:
从1998年到2006年的8年间,美国的房价翻了一番,8年内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了150%,而同期国民收入和GDP的增长却没有那么迅速,这比GDP的增长速度快得多,房价的上涨超过了基本面,所以回过头来看,是很糟糕的泡沫状态。(注1)本次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伤害,也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发生重大倒退,甚至有的国家到了申请国家破产的边缘。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阻碍着了我国企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型导向性企业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分析与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特征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冲击,以及如何化解其冲击,就成了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特征分析
在人们不经意中,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同时也波及我国金融市场和出口企业,并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以及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与出口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金融危机,是指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注2)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时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局的更替。国际金融危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国际货币危机、国际债务危机、国际银行危机等。
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注3)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一是美国的消费驱动经济的模式;二是美联储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虽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但这直接成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三是资本主义制度相伴而生的经济周期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条件;四是市场机制的不确定性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温床;五是监管滞后和监管缺失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的特征分析
出口导向经济,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净出口占本国GDP较大比重,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出口导向性企业,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要经营方式,企业的生产要素与盈利多寡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并且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的外向型加工企业。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企业生产对外的依存度较大
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干的是“两头在外”的活,这些企业的生产总值主要是通过加工出口产品来完成,而属于企业自主销售的产品量比重不大,或者仅占极其小的比率。当国际市场风云突变时,这些企业极容易受其影响而出现生产经营形势的大起大落。另外,这些企业由于长期多年从事简单的加工作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大为下降,当遭遇国际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的危害波及时,企业想要摆脱其影响的回旋余地较小,这是因为企业的命运受人控制,死活全拴在人家的“马车”上。外贸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其提高和变化一方面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例如对外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影响国内产业发展。记者12日从江苏省商务厅获悉(引者注:指2011年4月12日),2009至2010年间,江苏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美国337调查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131起,涉案金额54亿美元,是该省1988―2008年间涉案金额的2.2倍。(注4)据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近日的说法,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且涉及的产业不断扩大,发起的国别也在不断增加。最近12个月,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了100项贸易保护措施,而自2008年以来累计高达600项。(注5)
2.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贴牌产品
由于我国中小型出口导向性企业多半为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的“三来加工企业”,企业所做的产品又多是贴牌产品,有时根据外国货主的需要,我国企业还不能在产品的内外包装上标注生产企业的厂名、地址、电话号码。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企业实质为外国企业生产链上的“一个车间”而已,什么都要听从他人的指挥,根本没有什么自主、独立的人格与地位。贴牌产品的加工,可能在短期为我国企业带来产值、利润,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这无异于饮鸠止渴,彻底断送民族工业。2010年,山东省威海市从事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的102家企业,贴牌出口商品65项,涉及惠普、戴尔、方正等品牌商标180 个。(注6)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加工企业往往是被动地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来生产,也直接使用境外企业提供的商标,产品也是直接提供给境外而不在中国大陆销售,因此这些加工企业一般都不太会去关注其使用的商标是否会涉嫌侵犯中国大陆其他企业的商标权的问题,甚至当这样的案件发生时,这些企业都会觉得难以理解和非常无辜。(注7)
3.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不享有自主品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