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2(四)

 

    对于银行而言,清算是依法行事,清偿的程序、分配的比例、清偿的速度、债权人之间的协作都依赖于法律规定。银行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为此付出的成本比较高。在清偿阶段银行必须时刻盯住借款人的净资产变化,关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防止出现资产的意外减少,或者借款人非法转移资产,导致债权不能完整回收。

    第五阶段的特征是(1)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完全丧失了所有者权益;(2)在清偿过程中借款人对银行的求偿要求根本不予合作,不择手段地转移现有的资产;(3)银行与其他债权人一样,将损失部分或全部未清偿贷款。

    总之,从贷款逾期成为不良贷款伊始,银行的决策与管理活动对贷款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银行损失部分或者全部未清偿贷款为止,银行拥有五个可以做出不同决策的选择阶段。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银行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的贷款,或者完全收回未清偿贷款。在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银行将失去处理不良贷款的主动权,未清偿贷款必然受到部分或者全部损失,清偿成本将显著上升,清偿速度、资产保全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前三个阶段,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制定正确的挽救政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防范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三) 借款人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

     借款人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就必须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才能提高抗信贷风险能力。

     1、贷款企业要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础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抵御风险的能力。

     2、贷款企业自身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如抓好产品质量、努力降低成本、开拓产品、强化营销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使企业的经营和资产保持良性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具备足够的还贷能力,从而提高了银行的贷款质量。

     3、贷款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资本金实力。如果企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所占比重大大高于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企业资本金比例较低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向银行借贷的杠杆率较高。如果企业资本金偏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中需要向银行借贷的比例就比较高,即杠杆率较高。杠杆率较高意味着企业自身承担的风险比较小,而银行承担的比例风险相对比较大。因此,如果银行要进行良好的风险控制,就必须针对不同的行业、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势变化下应该具有的杠杆率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如果企业改革和成长没有到位,企业资本金的补充和自我积累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必然面临着外部融资杠杆率较高的问题,由此导致银行面临的风险比较大,未来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比较大。

    (四) 尽快建立社会信用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承担越来越高的信用风险即客户地违约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的产生。因此,银行应尽快建立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1、资信调查制要求不论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都必须常握和调查他们的信用资料,保整信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时性,当银行向客户贷款时,银行的信贷部门不但要求客户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信息,信息应包括的财务报表、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真实的贷款用途,还要求客户提供信用申请表。当收集到客户的信用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是对客户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条件等进行分类分析,对客户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信用风险进行细分。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6~9个等级,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划分为2个等级。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违约概率等基本的信用风险指标,这不仅可以使银行更加准确地测算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所需要的经济资本配置,而且还可以使同一银行内部不同的客户评价人员对同一组客户做出一致的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条件。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评估是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客户进行分析和评估,银行可以了解客户履约还款的可靠性程度,从而为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依据。

     3、要保证能落实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必须积极完善客户的信用数据库,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大力推进客户信用分类监管,为信用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之,不良贷款是我国转轨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既可能出自银行,可以通过改善银行的管理机制加以避免或进行控制,也可能出自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动,以及借款人管理不善、被市场淘汰,可以通过加强借款人内部管理和建立社会诚信档案加以约束或进行控制。鉴于不良贷款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进行风险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对此抱有正确的认识,将不良贷款管理纳入正常的信贷管理,采取行之有效地预防不良贷款发生的措施,从而化解不良贷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参考资料:

    1.注(1) 摘自中经网站 2004/07/27发布信息

    2.注(2)摘自中国银监会网站10月28日发布信息

    3.摘自新华网 2002/05/24发布信息

    4.江其易主编 《中国金融》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8

    5.李敏主编 《企业信用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

    6.李扬、刘华主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8

    7.戴国强主编《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8.刘仲康主编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透视 下一篇:论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新理念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商业 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