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一)

【摘要】:

    不良贷款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银行业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普遍存在比例较高的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入手,通过回顾不良贷款的形成历史,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弊端。并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正确处理不良贷款进行有益的探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正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目前银行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资产风险,其中又集中体现为信贷风险,也就是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形成的不良贷款。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体制改革, 遇到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比例较高的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的大量累积,直接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降低和清偿债务能力下降,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侵蚀资本充足率,阻碍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并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如何处理和防范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中国银行业的难题。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现状

    (一)不良贷款的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按照财政部1988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后三类,即“一逾两呆”合称为不良贷款。该统计口径即贷款四级分类制度。1998年5月,商业银行开始试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并于2002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该指导原则将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贷款,简称为五级分类。2002年到2003年期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两种统计口径并存。从2004年开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五级分类是监管当局规定的贷款分类标准。监管当局据此要求商业银行定期报送分类结果,以便于监管当局检查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并以此要求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五级分类制度并非商业银行内部应该使用的贷款分类。据调查,五级分类基本能够满足监管当局了解商业银行贷款质量基本情况的需要,但并不能充分满足商业银行有效进行信贷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本身内部的贷款分类比监管部门规定的五级分类标准复杂得多,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九级。

    (二)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变化的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披露,从1994年到2000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1995年四大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1.4%,以后逐年增加,2000年末达到29.2%。在1998-2000的三年里,虽然剥离了1万多亿元不良贷款,但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并没按预期幅度降低,而是一边剥离一边增加。1998年,不良贷款实际上升了4900多亿元,1999年上升了5800亿元,2000年上升了3700亿元。三年间不良贷款增加了1.44万亿元,远远高于剥离掉的1万亿元。(注1)2001年,四大行才首次实现了不良贷款净下降。2001年底,不良贷款下降了3.8个百分点,余额下降了907亿元,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降至25.4%。(注2)2002年底,按照五级分类计算,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将近20000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21.38%(比四级分类法高出6个百分点左右)。(注3)2003年底,按照四级分类计算,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31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86%,比年初减少4.71个百分点。(注4)2004年9月底,按照五级分类计算,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6万亿元,比年初下降36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71%,比年初减少4.82个百分点。(注5)

    (三)我国不良贷款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区域分布特征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时段。一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和逐渐深入的阶段,二是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期,三是9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改制。这三个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各占今天不良贷款总数的三分之一。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地区差别相关,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联度很大。目前,我国不良贷款的发生状况大致分五大板块。一是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二是以上海、北京、浙江等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贷款低风险地区,三是以东北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四是以西部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低风险地区。五是海外地区,外币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比本币的不良贷款率要高出9个百分点。从数量上看,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广东、辽宁、山东、湖北、河南、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这几个省的不良贷款占全国总数的60%。其中广东最高,占全国的13.5%。从比例上看,海南省的不良贷款率最高,占总贷款额的45.5%。

    二、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内外因素交织。其中主要是:

    (一)国家政策性因素

    1、 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体制本身存在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由原国家专业银行转换而来,其产权是单一的国有产权,而国有产权的主要缺陷在于国家必须选择代理人来行使权利,而作为权利的使用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浅析 商业 银行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