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及其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二)

成本低、选择性强、流动性高的证券融资方式转化,如开始采用债券、期货、期权交易等多种融资方式。债券由于可在二级市场灵活变现以及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筹资成本低等特点而成为借贷双方理想的交易方式。1985年国际债券市场的融资额一举超过国际信贷市场融资额,1989年国际债券发行额达2500亿美元,是国际银行业970亿美元贷款额的2.58倍。据美国《银行家》杂志1990年年中的统计,该年上半年度证券交易及其证券市场有关的融资(包括债券融资)已占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的85%。其中票据发行便是短期信贷的主要形式,而债券及浮动利率票据则占据了证券化的长期信贷的较大份额。另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1993年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达4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20%,其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额占44%,欧洲票据市场融资额占17%,信贷市场融资额占39%。(注2)2000年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发行额累计已高达11482亿美元。(注3)

    由于以证券直接融资的比重越来越大,各国银行为了能在国际市场谋求更大的利益而将其主要资产业务予以证券化,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方式证券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金融产品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无疑为融资方式证券化打下了基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交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不断而强有力地推动证券化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业高度发达和金融制度法规渐趋完善的今天,融资方式证券化将成为商业银行盘活资产、降低风险、保证长期稳定收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表外业务重要性增强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极少动用自身资产,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中介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活动。相对于传统银行存贷业务而言,其最大特点是不直接形成表内资产或负债。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传统的融资收益比在逐步下降,表外业务的种类、收益逐步上升,表外创新业务的重要性日渐增强。西方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扩展表外业务而全面介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即在保持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增加手续费收入的方法,寻求业务领域的开拓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风险性,导致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性。为了减少风险、增加安全性和寻求稳定增长的收益,各国银行推出既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又能获得收入来源的业务,承诺、担保、承销等业务大力发展,由此带来的收益才足以使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21世纪的银行将更多地发挥中介服务功能,从单纯的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到资产负债加中介业务,从管理货币为主到管理信息为主,从赚取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到赚取服务收入为主,表外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全球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

    (四)金融市场一体化

    计算机广泛运用于金融服务业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使电脑代替电话成为主要的交易手段。这一电子化过程在国际金融业上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计算机终端将各个银行联络起来,形成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并成为银行同业交易的最重要工具,如著名的“奇普斯系统”(CHIPS)和“SWIFT”系统。与此同时,电脑在各国证券业和证券交易所广泛应用,使得全球性的24小时的证券交易市场正在形成。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网络化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金融交易过程的网络化特征更趋明显。网络化的优势表现在:降低经营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银行接近顾客并建立密切联系。网络化的发展进一步促成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如迅速发展并已壮大起来的欧洲货币市场就清楚地表明了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金融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和方便,使全球金融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如国际外汇交易市场就在全球24小时不间断地运作。可见,资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市场一体化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和技术上的有力支撑,加快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国际化、网络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存在问题以及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可例外受到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各家商业银行也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近两年来,在零售业务品种、电子化建设、内部机制变革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创新的效能,影响了经营管理的活力。这些因素主要有:

    (一)金融创新理念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明显受制于政府、单位居民以及内部职工等利益集团的左右而处于“锁定”状态,因为商业银行进行任何深度的调整和实质性创新都很有可能使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丧失利益、带来风险,使得银行动弹不得。各家商业银行都曾经努力寻找机构整合的机会与国家分摊损失和责任,把主要精力放在讨价还价、分摊损失和尽可能更多地占有储蓄资源上。因而从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创新当作头等大事,而是在要政策、等机会。基层行领导对于如何完成经营目标责任制考虑得多,对于金融创新考虑得少,有的认为创新是上级行的事,有的不懂得如何去创新。尽管有时迫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形势的需要也进行了一些金融创新活动,但仍缺乏从真正意义上对金融创新的理解。其根本动机还没有达到为改革机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而创新的程度。基层商业银行在贯彻执行创新业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工资和奖金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工作业绩”,然后才是银行的集体利益。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问题才是限制金融创新及其实施效果的首要因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政策 下一篇:金融业的结算体系建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国际金融 创新 趋势 及其 我国 商业 银行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