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及其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四)

    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效益。当今世界上凡业绩优秀的商业银行大都十分注重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当前产权制度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的一定时期内,为获得健康发展的活力,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在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是调整机构设置,推行“扁平化”管理。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架构一般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营业网点的“金字塔”结构,这一组织架构是因应计划经济体制设立的,虽然它也顺应了当时的体制要求,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已日渐明显。尽管近几年来各行根据形势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基本上局限于增减修补式的调整,没有触动组织架构的根本,仍然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畅,委托代理关系链条长,经营层次低,管理环节多,对外缺乏整体竞争能力等问题。推行“扁平化”管理,通过架构重组,职能转换,将现行管理架构改造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营业网点的体系,使二级分行成为基本经营单位和基本核算单位,将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向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制度的转变。二是继续撤并重复设置的分支机构,加快收缩业务达不到保本点的营业网点,精简机构和人员,解决人浮于事、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运行效率。三是加强内部监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稽核与监察体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度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同时,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制衡互动的科学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制度,明确分支行创新权责划分,充分调动基层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四是加快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积极推进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作为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其金融创新理应以业务创新为重点。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比较单一,以存贷业务为主,缺乏金融创新、缺乏“拳头产品”。加入WTO后,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不彻底进行业务调整是难以适应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大业务创新,业务创新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1、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最急需的、也是最主要的业务领域。中间业务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计划和总体思路,分阶段落实,稳步推进。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先从传统的中间业务开始,积极为客户提供代理、咨询、担保、结算、清算、汇兑、信用卡、票据业务和私人理财等业务,并通过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梳理、丰富和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精品”。在业务创新内容上,一是积极开发以银行支付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代客收付、各种代理收费、代发工资、代保险的业务。二是积极开发以银行信用中介为基础所形成的信托、租赁、代理集资、代客买卖等业务。三是积极开发以银行信誉为基础所形成的代保管、票据承兑业务、担保公证业务以及资信咨询、专项咨询、清理欠款、常年咨询等中间业务。然后,再在积累经验和创造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试行国际新型金融工具,如期权交易、债权转让、远期利率协议、可互换债券和外汇期货等高档次、高技术的中间业务,以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逐步接近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其次,要设置专职机构,专门负责中间业务的研究开发,新品种的设计推广、宣传推销、管理以及人才培训、选拔,并逐步建立中间业务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最后,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并将中间业务收入完成情况、收入成本及收益情况等指标列入考核体系之中,以促使各级行更加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

    2、个人金融业务。目前,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我国个人金融资产迅速膨胀,资产总量中70%以上为个人金融资产,个人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增加。要针对个人金融需求,创新服务功能,抓住专业人士、公务员、私营业主等中上收入水平阶层的个人客户,开发“量身定做”的“一揽子”个性化服务。一是在存款业务上,应朝着增加客户收益和增强流动性的可转让方式发展,从使用方便、简化存取手续、增加多功能上下功夫。如开展协定存款、个人保障储蓄、个人账户存款自动转存、“一户通”个人存款账户、个人综合代收代付账户等。二是在贷款业务上,向优势产业和优良客户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国家公务员、科教人员、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自由职业者营销个人综合贷款业务,同时继续推广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出租车经营权质押、助学贷款、旅游贷款、住房配套设施等贷款,积极试办个人财产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业务。三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对个体私营户、专业户的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个人公开授信制度,对个体户、专业户进行公开授信,积极培育终身优良客户。

    3、网上银行业务。从业务发展趋向上看,网上银行业务无疑是金融业务创新的重点。单就交易成本来讲,据英国艾伦米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调查,利用网上银行交易的每笔成本平均仅为13美分,而银行分支机构传统服务则高达108美分,网上银行经营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经营成本的1/3。目前,在国内,招商银行已经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已明显落后招商银行。入世后,对外资银行先进的网上银行技术入侵将更为不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网上银行业务创新步伐,尽快组建“网上银行业务部”,重点引进一批计算机互联网专业的懂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型管理精英,给予他们包括政治待遇在内的多种优惠待遇,使其安心科研事业,全权负责网站的建立、升级、扩展、维护、咨询,挑起金融创新重任,早日建立覆盖全国的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务、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发展网上银行的客户群,建立起客户对国内网上业务的信任和依赖,进一步拓展和创新网上银行业务。

    (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金融创新的先导。依靠技术进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金融科技的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一是要提高对金融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银行的发展正趋于服务电子化、网点虚拟化、产品个性化、管理科学化。科技进步已成为维系银行前途和命运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电子技术在统计、结算、储蓄、汇兑、信息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银行业务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逐步提高电子银行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大电子货币交易应用,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运作效率,以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迎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二是要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进行研究,制定出高人一等、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有前瞻性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与服务。三是要上下协调发挥整体合力。科技投入是一项高成本的投入,也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因此,在科技产品和研究开发上,宜集中而不宜分散,要舍得花钱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力度,并注意消化吸收和适用性,即要坚持效能、效用、效率、效益的原则,以防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另方面又造成巨大的浪费。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金融创新则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几年我国将会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在这不长的时间内抓紧实施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审时度势,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大胆地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说,尽快转变观念、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金融业务与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引文注释:

    (注1)姚兴涛:《金融创新将层出不穷》,http://www.chinacoins.com/message/message6.htm。

    (注2)艾星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证券化问题探索》,《当代财经》,1996年第3期。

    (注3)资料来源:BIS Quarterly Review,June 2001,http://www.china.com.cn/ch-sjjj/guojijinrong5.htm。

    (注4)赵萍:《中国零售银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http://www.etu.com.cn/newshtml/01/20031014144416.asp。

    参考文献:

    1、王松青:《国际金融创新与我国的金融对策》,《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刘昱晟:《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特征、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第5期。

    3、韩杏花、李抗:《开放体系下银行业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杜小宁:《国际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启示》,《金融学刊》,1998年第2期。

    5、郑良芳:《日新月异的西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代商业银行》,2002年第3期。

    6、刘仁彪:《国际金融创新与通货膨胀的威胁》,《当代财经》,1996年第9期。

    7、朱爱武:《试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艾星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证券化问题探索》,《当代财经》,1996年第3期。

    9、郝继伦:《中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思路比较与捷径选择》,《当代财经》,1996年第7期。

    10、宁黎明:《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中国金融》,2002年第11期。

    11、毛泽盛:《金融深化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商业研究》,2002年第8期。

    12、王海燕:《金融全球化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学术交流》,2002年5月第3期。

    13、岳毅:《国际金融业的电子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政策 下一篇:金融业的结算体系建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国际金融 创新 趋势 及其 我国 商业 银行 对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