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中的会计舞弊与防范措施

XCLW190189  应收账款中的会计舞弊与防范措施

一、会计舞弊的概述二、应收账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行为以及应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调节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 (二)企业有关人员利用应收账款结算方式谋取私利 (三)从检查风险方面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三、应收账款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目的
(二)应收账款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1、企业营销人员的自身素质差2、客户缺乏诚信3、企业对营销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审计机制及政府监管体系的局限性 四、应收账款项目舞弊行为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二)函证应收账款客户 (三)健全和完善应收账款核算制度 (四)完善用人机制,突出监督重点 (五)加大对应收账款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应收账款中的会计舞弊与防范措施
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一些会计舞弊案件大案、要案也浮出水面,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银广厦等已成为舞弊的代名词。会计舞弊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首先对应收账款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分析,然后从风险导向审计角度分几个方面对应收账款舞弊行为的审计防范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应收账款 舞弊 防范措施
近年来,各国经济领域的舞弊现象越发猖獗和国际化。随着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和商业竞争激烈性与日俱增,会计舞弊行为变得越来越难以发现,成为严重制约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自美国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美国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默克公司、蒂科国际公司等大公司一系列会计丑闻也相继曝光。而我国也相继出现银广夏、深华源、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事件,会计舞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全面探讨、分析原因、寻求对策,遏制此起彼伏的舞弊丑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会计舞弊的概述
舞弊是集团整体或个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有预谋、故意地通过种种欺骗性的手段和违法违规行为来获取一定的利益,舞弊在达到谋取自身利益的目的过程中造成对他人利益的侵害。从舞弊的主体方面可把舞弊行为划分为组织舞弊和个人舞弊。组织舞弊是指组织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和其成员的利益,授权有关经办人员,利用不正当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故意行为。个人舞弊是指员工私自为了个人私利利用不正当的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组织或他人利益的故意行为。
会计舞弊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构成会计舞弊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一必须是企业领导人员或财务会计人员,其他人员舞弊不构成会计舞弊;二必须是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的行为;三必须是有意识的故意行为。
二、应收账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行为以及应关注的问题
在会计核算中,涉及到应收账款核算的会计舞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调节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二是企业有关业务人员利用应收账款结算方式及其某些难以控制的薄弱环节,挪用公款谋取私利。具体形式如下:
(一)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调节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
 1、坏账损失不作处理,有意制造潜亏。根据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以及因债务人逾期偿付超过3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报主管部门审查作坏账处理。但有的企业经济效益欠佳,为了确保完成利润指标,就对应处理的坏账损失不上报不处理,人为造成大量陈账、呆账长期挂账,以掩盖企业潜亏真相。
2、调整计提比例,错提坏账准备金。在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坏账损失的计提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一定比例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作比较之后计算提取,有些企业在不改变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下,采取人为提高或压低提取坏账准备百分比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当期利润。
3、调整应收账款余额,错提坏账准备金。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为了调节盈亏而虚增或虚减管理费用,除了采用提高或压低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率外,还采取调增或调减应收账款数额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
4、利用坏账损失转移资金,挤列费用。有些企业将单位还款不冲销往来账,而是截留并转移他处,再通过坏账损失挤列资产减值损失。企业收到外单位归还的欠款后,直接从银行提出现金转入企业“小金库”,不在银行日记账上反映,日后再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通过坏账损失列入资产减值损失。
5、虚列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企业为了体现经营业绩,或为了完成承包任务,就会利用年底结账时,人为地虚列销售收入、挂往来账、虚增利润。待下一年初,再用红字将此笔虚列的往来账冲掉。
(二)企业有关人员利用应收账款结算方式谋取私利。
1、应收销货款长期挂账,购销双方彼此渔利。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应及时收回。但购货单位为了长期占用应付货款,销售企业经销人员和财会人员为了从购货单位谋取利益,而共谋长期拖欠货款及运杂费,造成企业应收销货款长期挂账。
2、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实。在存在现金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核算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形式。根据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只允许采用总价法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按净价法入账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就会使企业少记正常的收入、客观上造成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实的结果,为一些不法分子贪污制造机会。
3、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利息转入小金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间可以互相拆借资金,但有些企业却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将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也称为企业间拆借资金。如企业将收回的还款,直接转借给其他单位,并将取得的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当企业收到外单位还欠款时,不记银行日记账,同时签发相同金额的转账支票,有偿转借给另一个单位,对付出银行存款也不计银行日记账,将两笔业务合并记:借:应收账款——乙,贷:应收账款——甲的账务处理。收取利息后不记收入,转入“小金库”。
4、延期承兑应收票据,索取酬金。企业在经济往来中,也采取签发商业汇票进行结算,有些人就在票据上大做文章。本已到期的应收票据,因付款方暂无力支付,该企业便提出以“好处费”为条件,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三)从检查风险方面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而坏账准备通常是审计的重点部分)。
1、“应收账款”有无与“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相混淆的现象。
2、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将本企业资金或成品(商品)以“销售”或“外借”等名义转移到外地某关系单位,然后通过该关系单位的配合将这部分资金、物资挪作他用或者私分。
3、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以达到挪作他用,甚至据为已有的目的。
4、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平账款。
5、坏账损失的确认及其账务处理不符合制定规定。
6、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
7、企业有无虚增应收账款以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的现象。
三、应收账款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目的:
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目的主要出于企业和个人两方面:第一、企业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这是应收账款会计舞弊的主要类型。此类会计舞弊国外早已有之,主要特点是以美化公司形象,而达到谋求企业或者相关集团的利益的目的。第二、个人通过应收账款舞弊谋求私利,这种舞弊也较为常见
(二)、通过对我国现有经济制度和监管制度的分析,应收账款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1、企业营销人员的自身素质差。有些企业的营销人员,政治素质不高,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有的把回收货款挪用,有的与客户勾结,设下一个客户不还款的骗局,把货款直接落在自己开设的帐户上侵吞货款;还有的把企业发出去的货自己卖了,再设法从银行搞到一张汇票,经涂改或伪造后回企业交财务,当假汇票不顶用时,就把自己装扮成被骗的受害者,而货款早就装入个人腰包,等等。另一方面,有的营销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感,对客户的领导品质、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关交易记录、银行信贷等情况,不调查不分析,有的虽调查,但不全不细不实,只凭道听途说或简单了解就签订赊销合同,组织发货,导致货款拖欠。还有的营销人员有碍于对方的恩惠,就放弃了对客户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有的营销人员业务不熟缺乏经验而导致应收账款出现风险等等。应当说营销人员的自身素质差是形成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成因。
2、客户缺乏诚信。客户缺乏诚信也是使应收账款出现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客户特别是有的个体户,既无资金,又无场地也无办公场所,实际上就是皮包公司,他们本来就无营销能力,完全是靠诈骗发财的。有的在签订合同时就埋下伏笔,给供货方设下圈套,到时不是借故找货物一点质量问题为救命稻草不给钱,就是在合同上抠字眼,找漏洞不给钱。有的甚至骗足了钱之后,偷偷转移资金,宣布破产,让供货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的货款拖欠,都是因为客户不讲诚信,欺骗了供货企业。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阶段,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在推销物品中,确须保持清醒头脑,谨防上当受骗。
3、企业对营销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从一些企业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状况看,对营销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确是一个抹之不去的成因。有的企业的负责人,只过问产品销出去了没有,而不问货款有没有收回;有的只以销售价值考核销售人员,而对货款回收不作为考核依据,致使销售人员对货款能否回收漠不关心。还有的企业几年对货款回收情况没作认真分析,既不知应收账款总额,也不知存在什么经验教训,在销售问题上糊里糊涂过日子;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应收帐款达到近亿元,连一个像样的催收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都没有,更谈不上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因而造成应收帐款数额居高不下,以致于影响企业的资金正常周转,也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审计机制及政府监管体系的局限性。近年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却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现有的审计力量无法应对迅速增长的审计业务量。企业的审计监督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但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因而这种审计监督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舞弊现象。加上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对民间审计业务的不正当干预,强制注册会计师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都会大大削弱审计报告的公正作用。
 四、应收账款项目舞弊行为的防范措施
 应收账款的会计舞弊扰乱了市场经济,造成资源配置失效,财富分配不均和企业资产流失,从而危害社会经济,严重损坏了社会风气。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完善应收账款监督度,加强销售管理制度。
业务部门根据订货单,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以作为信用部门、仓库、收款开票等部门履行职责的依据。信用部门根据销货通知单进行资信调查并批准赊销。仓库根据运输部门持有的经信用部门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会计部门根据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根据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并进行总分类核算。出纳人员在收到货款后,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建立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的制度,对于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尚未付清的应收账款,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此外,应建立大额应收账款备案制度。企业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应报财政部门备案,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对于坏账的处理,也应报财政部门备案,确保应收账款核销的合法性。企业在年末报税的同时将应收账款上报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对本年度的应收账款进行审查监督,或者选择具有职业质疑精神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对账及清理工作,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二)函证应收账款客户
函证分积极(肯定)函证和消极(否定)函证两种,前者要求被函证单位直接回答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正确,且无论正确与否都必须回函。后者只要求被函证单位不同意函证余额时才予以回函。针对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审计人员只能采取肯定式函证,从反馈函中分析函证的差异。如果是时间性差异和记账错误引起的则加以调整,如果函证被退回或未回复,审计人员应再发函或亲历债务人单位。退回或未回复函,除债务人搬迁外,更多可能是债务人虚设。函证的重点是金额较大、拖欠时间较长或采用现金结算的客户。
(三)健全和完善应收账款核算制度
对应收账款入账凭证作出强制性规定。如单笔业务在一定金额以上,必须有销货发票,出库单,运输证明,购销合同,购货方财务部门出具的债务证明书,会计师事务所备案记录等,方可确认应收账款。这样,就使应收账款核算工作有法可依。
(四)完善用人机制,突出监督重点
建立风险管理机构或设置专职风险管理人员,明确风险管理机构或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利、义务,将应收账款管理纳入风险管理。 (五)加大对应收账款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利用应收账款操纵利润,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应依照《会计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对有关当事人追究行政、民事赔偿责任,触犯刑律的应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才能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范舞弊发生。企业应收账款舞弊行为,扰乱了市场,造成国家、单位的巨大损失。应切实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管理,重点监督,加大对应收账款舞弊的打击力度,尽最大力量杜绝舞弊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审计管理,这不仅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加大处罚力度、增大内部审计独立性,以发挥审计“警察”的作用等措施来减少直至避免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加强个人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降低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对民间审计业务的不正当干预,提高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娜 张媛媛.舞弊的分析和防范[J].财会月刊 2005年(12) 2、刘爽. 会计舞弊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06年硕士论文
3、屈中标. 应收账款错弊审计及调整[J].审计观察,2006年4、陈忠铭.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杨丽英. 企业会计舞弊形式及审计方法 中国审计报,2006年。
6、巩鑫. 审计意见对会计舞弊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D].石河子大学 2008年
7、刘国威.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及识别研究[D].辽东大学 2009年


相关论文
上一篇: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下一篇:劵投资风险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应收账款 会计 舞弊 防范 措施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