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二)
销售价格:
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基本上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度相吻合,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农业银行集中管理阶段(1978年至1993年)
这一时期,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呈现出以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并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工协作的局面。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于1979年2月恢复开办,其分支机构覆盖整个安徽省农村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得到充分发展(注6)。同时,农村信用社脱离农行安徽省分行管理,农村合作金融取得长足发展。
2.农村金融分工协作阶段(1994年至1996年)
在此阶段,安徽省逐步建立了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密切配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组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来承担政策性任务,继续开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商业化改革,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同时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
3.规范农村金融阶段(1997年至1999年)
这一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农村金融秩序和控制农村金融风险。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机构被收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另一方面,安徽省政府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约束机制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同时,于1997年11月开始的全面整顿行为使得安徽省内几乎所有的农村合作基金组织被取缔。
4.市场化改革阶段(2000年至今)。经过规范整顿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力军。但是,多年的超负荷经营严重制约了安徽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能力,政策性支农也使其在财务上变得难以持续。2004年8月,安徽省被列为全国21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省之一(注7)。与此同时,邮政储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也同步启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
(二)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初步得到解决
2003年以前,安徽农村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在县级及以下区域设置的分支机构和当地农信社为主。截至2014年底,安徽全省8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已挂牌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78家(其中2014年新挂牌开业27家),剩余5家全部获准筹建农商行,安徽省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省份。成立于2008年的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经过7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2月末,已在全省共拥有二级分行16个,县支行63个,各类网点1764个,其中县以下网点约占70%(注8)。截至2014年6月末,安徽省境内获准开业、筹建及备案的村镇银行共计61家,覆盖全省县域总数的91.94%,全省银行机构乡镇及以下标准化网点3956个,简易便民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16117个,农村地区自助银行433个,分别较2013年6月末增加65个、446个和128个(注9)。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绝大多数的行政村均已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覆盖,服务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已经得到很好解决。
2.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逐步扩大
历史经验表明,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可以补充国有金融在农村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截止2013年底,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员单位达352家(注10),较好地发挥了金融补充作用,见表1。201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21.1亿元,较年初增加23.6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691.3亿元(注11)。
表1:2013年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会员单位分布
地市
合肥市
芜湖市
安庆市
铜陵市
马鞍山市
池州市
黄山市
六安市
合计
数量
87
35
25
10
10
14
11
19
地市
阜阳市
亳州市
宿州市
滁州市
淮北市
蚌埠市
宣城市
淮南市
352
数量
25
10
8
21
23
16
24
14
资料来源: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网站()
2006年以后,安徽省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适应了农村金融发展多元化的需要,弥补了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2015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安徽的全国政协委员会王鹤龄、吴春梅还共同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社区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提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
下一篇
: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以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国
农村
金融
发展
研究
安徽省
市场
存在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