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防范(三)
销售价格:
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是资产证券化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公正的评级可以很直观地让投资者明白其收益和风险的特征。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对证券进行信用评级是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公正的资信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更好地保证投资者利益。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评级结果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风险制度,最终导致现有评级机构作出的评级结果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影响力,使得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吸引力和市场接受程度大大降低。
3.定价风险
资产证券化如果定价不合理就会产生系统性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大小取决于市场正确识别证券化工具价格水平的能力。新的金融工具或市场通常由于存在为合理定价积累经验的成本,而比成熟市场效率低下,这种学习成本导致低定价交易,会引起近期或未来的亏损,所以证券化等新兴市场上存在实际利润率曲线低于市场要求利润率曲线的情况。总之,经验不足导致新产品在初始阶段定价偏低,该阶段大量风险积累起来的系统性风险就会加大。在证券发行并进入二级市场后,由于定价不合理,加上二级市场的欠发达或金融市场的变动,证券化的效率将受到很大影响。
(三)证券发行与交易环节风险
1.发行风险
在发行抵押贷款证券阶段,由于该证券是新品种,证券发行的对象、利率、还本付息方式等因素的设计以及税收效益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意愿。比如有些抵押贷款证券的期限是非固定的,受贷款组合偿还速度的影响,许多抵押贷款证券为浮动利率债券,缺乏投机性,二级市场交易清淡,这些都增加了证券的发行风险。
2.流通性风险
流通市场对证券发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收益性和证券的变现能力实现的。若住房抵押债券的利率设计和交易市场设计导致证券的价差收益较小,缺乏投机性,也会造成住房抵押证券的交易清淡;同时,金融债券现有的流通市场比较狭窄,没有吸收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
3.匹配风险
在证券发行业务中,债券的偿还是由住房抵押贷款组合支撑的,如果证券与贷款进行匹配的结构不合理,则债券业务可能发生亏损。另外,由于贷款的提前偿还、违约支付以及经济周期波动等原因导致贷款资产存量和剩余贷款期限的变动,最终也会影响证券的品种设计和发行计划。
(四)经营管理环节风险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甚至出现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导致银行收不抵支的风险。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缺乏灵活性,只能随着央行对利率的调整而相应变动,而存款利率却可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随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利率政策的规定,如果利率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按存入时的利率即原较高的利率执行,而贷款必须在执行期满一年时改为降低后的利率,这样实际上由商业银行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利率风险。如果银行发放新的个人按揭贷款用的是早期利率水平较高时的存款来源,那么其经营就有可能亏本。如果利率上调,与存款利率增长幅度相比小,这样就有可能减少银行的获益。
2.利差风险
由于风险债券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等,因此投资者在投资风险证券时会要求一个风险溢价,即利差。债券的价格会随着利差的变化而变化,当利差变大时,债券的价格会下降,所以利差的变动性导致了债券价格的不稳定性,构成了债券的风险,也就是利差风险。在债券价格的计算中,贴现利率里一部分是无风险利率,另一部分就是利差,所以我们既要考虑债券的利率风险,同样也不忽视利差风险。
3.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普遍上涨,证券价格也会上升,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支付的利率都是固定的,因此投资者要面临通货膨胀风险。由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期通货膨胀率,所以浮动利率证券化产品的购买力风险较低。
4.再投资风险
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向住房抵押贷款组合收集本金和利息与向投资者支付抵押贷款证券收益之间的延迟阶段,收到抵押贷款组合带来的现金流会被再投资于某些金融资产,从而形成再投资风险。
5.债权管理风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防..
下一篇
: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个人
住房
抵押贷款
证券化
风险
防范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