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我国银保合作业务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五)
销售价格:
自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成立以来,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逐渐加强,但与此不太协调的是,银行业的行业自律却显得相对落后,特别是中介业务的发展。而在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行业自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政府监管。因此,针对银保间缺乏协调,银保间沟通较差的状况,国务院应该加大制定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相关条例,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监管协调制度,进而加强银保间协调,强化银保间沟通,关键要尽快建立多层次的正式监管协调制度。并明确哪些监管事项必须进行协调,哪些监管信息必须在相关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哪些监管措施的出台必须商请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同时规定时限的要求,将监管协调机制制度化,形成硬性约束力。
其次,应该积极发挥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作用,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维护银行业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职能,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水平,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应该加强协会内各成员行的协调沟通,完善内控制度,防止信贷市场出现不规范竞争,维护行业利益。对违反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相关业务规定,放松条件争夺信贷市场的发卡银行应给予严肃的处置。
(三)强化经营思路创新,推动承保操作变革
经济发展是国民福利的源泉,也是金融发展的全部目的所在。银保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必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发展才是出路才是我国银保合作业务风险监管的最终方向。
面对国际范围内银保合作业务迅猛发展的新局面,我国银保合作业务必须积极围绕需求推进创新,强化经营思路创新,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和营销思路。同时,应该选择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银保合作业务发展模式与路径,努力建设产品序列齐全、运行高效、功能完备、具有一定规模、能充分适应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银保合作业务体系,引导银保和保险市场资源更好地促进银保合作业务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能够切实提高承保操作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持续优化承保操作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低成本的银保合作服务。
另一方面,针对银行保险这种单一的承保方式,打破传统的保险、银行、资管和信托业务,从而实现电子商务时代的业务创新和营销创新。其次,充分融合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与信托等领域的合作推动资金收付业务、融资业务、电子商务、财务顾问等领域深入合作,全面实现银保合作的战略共赢,积极探索创新业务领域,推动金融资源共享及互补。同时,还应该大力推进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转变发展方式,力促保险公司加大力度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以实现银保合作业务的承保操作变革。
(四)健全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系统风险防范
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有一套完善而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驾护航。建立健全完善的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离不开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竞争有序、安全稳健的现代银保合作体系。同时,银行保险分层配置、科学合理布局,形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机构分工合理、相互补充、良性发展的格局也是是我国银保合作业务发展的前进方向。无疑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健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建立完善的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困难在于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评价及披露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信用管理和征信滞后、不规范。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最急迫的是抓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严格执行制定市场准入政策,对一些机构以各种名义绕开市场,不经审批即变相经营银保合作业务的现象进行约束和管理。首先,完善市场退出的形式,发展兼并分立、收购、破产等多种退出形式,尽可能地减少退出者对行业的冲击和对消费者的影响。其次,应该严格把握高关联、高复杂程度创新产品的市场准入,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另外,建立强迫退出的标准,使监管机构的退出管理有据可依。
其次,业务运营管理是银保合作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应该不断完善金融稳定数据库和各类风险监测制度,建立健全适合银保合作风险管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方法和操作框架。不断强化对业务流程风险的管理和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例如,对银保合作业务运营管理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纠纷处理机制,量化银保合作机构的风险度,建立风险评级制度,对风险等级较低的机构或产品采取定量指标监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机构采用不同的监管手段,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等。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市场营销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预测。在设计、推广和营销中间业务产品时要充分发挥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源信息和掌握全局经济发展动态经济信息的优势,瞄准市场热点,完善市场运行和监管。在服务上积极整合中间业务,要推行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综合性的营销方式。包括人员营销、广告营销、公关营销、网络营销等,向目标顾客介绍其产品的优点,赢得客户信任,树立我国银保合作业务的良好形象。从而从从征信体系建设、金融安全区建设、信用社区建设、维护金融债权和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与普及等方面,全面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五、结束语
新形势下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毋庸置疑,银行保险的诞生是是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的创新,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是营销和多元化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的延伸。完善我国银保合作风险监管是引导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也是与国际业务接轨的必要措施。在我国现今阶段,只有完善我国银保合作风险监管,才能够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刺激市场金融产品发展的健全,保障经济增长的稳定发展。总之,银保合作的本质是金融业融合的利益共享,只有不断完善我国银保合作风险监管,不断增强抵御银保合作风险能力,才能完善信息交流,提高经营水平,拓展盈利能力,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资源的整合,实现银行、保险公司、客户“三赢”,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龚颖杰.我国银保合作业务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J].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14:44—45.
[2] 朱慧.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分析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56—57
[3] 杨传涌.论新制度环境下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界.2010,(1):67—68.
[4] 袁成.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J].金融纵横.2010,(2):54—65.
[5] 徐亦鹏.试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3):20—25.
[6] 李军.中国商业银行战略群与技术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2—32.
[7]周立.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23—25.
[8] 李攀.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34—36
[9] 罗亚飞.国内寿险银保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12—25.
[10] 宋慧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2,24—2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
: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我国农..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合作
业务
潜在
风险
监管
对策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