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四)
销售价格:
会计信息失真在理论上可以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企业信息真实的条件下,能使企业债权人和投资者准确预测各自合理的收益;但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这些参与者职能根据自己的信息和判断来做决策,然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可靠信息又并非是一件易事③。所以说,会计信息失真对债权人和投资者利益损害也很大。
三、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的原因分析
事实上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一旦被揭露和曝光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还是有大量的企业趋之若鹜,这是因为会计信息造假能给企业带来许多利益。前面的“万福生科”、“中国重汽”、“银都矿业”、“哈空调”四个案例已经说明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下我们从这四个案例来探讨一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具体阐述如下:
(一)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完善且缺乏系统性、前瞻性
《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只给出了判断关联方存在的基本标准,控制是关联方关系的核心界定标准。在其中强调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为关联方企业,但这一条内容忽视了两点:一是忽视了个人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二是未指明“同受某一企业控制”是否包括受到间接控制,因此我认为关于关联方关系的控制形式应表述为“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或个人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或个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和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的分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还是缺乏前瞻性。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
从整体情况来看,经济领域的法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特别是会计舞弊行为的界定。比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怎样才算会计舞弊,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已有的规定也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化。另外,在会计计量方面,会计准则规定了许多会计计价方法,可是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的会计处理可以不一致,即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诸如此类,经营者可随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势必造成同类企业同一时期会计信息的不可比和计算口径不一致,导致“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
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负责人及会计人员间缺乏严格的制衡机制,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和财务收支失控,为一部分会计人员作假帐提供了条件;
从外部监督看:我国会计监督的政府部门数量其实并不少,如财政、税务、审计、工商及证券等部门都有监督企业会计的责任,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会计信息对市场经济的秩序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因此每个监督部门都有限确立各自的会计监督权,出台各项非正式部门规章,而这些规章通常对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有阻碍作用,因此各部门之间会计监督功能交叉重叠、标准又不统一,缺乏应有的协调性,对开展会计监督活动产生严重的后果;
另外,我国会计的监督职责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承担,比如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需要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才能公布,因此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能力决定了会计社会监督的效果。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历史并不长,基础较弱,监督工作开展并不顺畅。首先是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不足,企业规模扩大和交易事项的复杂化,会计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这些现状都给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带来挑战。其次,由于近几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取得更多的客户和业务,不惜降低审计收费,当然随之审计工作和程序也大打折扣,以至于一些事务所甚至于为了维持客户资源不惜和审计客户合谋起来出具不实报告,如最近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就是因为造假被监管机构处罚。
(三)单位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的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一些企业的领导为了能在短期内突出业绩、偷税逃税、或者为了应付承包考核、银行信贷,而不顾基本的经营道德底线,肆意违反国家的财经法规,指示本企业的财务人员弄虚作假。这种经营行为短期化的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忽视了企业长远的发展需要诚信经营,导致短期化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国内的银广夏和国外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都是管理层短视行为的最好例证。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生成的。目前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依然普遍,不少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由于其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当面对复杂问题时,有可能发生判断失误,在有意无意中造成会计失真,或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只考虑眼前利益,与单位领导同流合污,只要是领导签字就予以放行,为领导进行违法乱经纪充当“参谋、助手”,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
在会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如每年的财税、物价大检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严,对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起处理方法,使许多企业为谋取私利,经营高于法律之上,助长了造假行为。造成知法犯法,使会计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综合治理对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A集团公司建立与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下一篇
: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我国..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企业
会计
信息
真的
问题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