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三)
销售价格:
(十一)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运营决策风险
因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碰到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倒闭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必须及时清除。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使企业的每一次决策都有据可依,不再是“赌博”式的决策,降低决策风险。
四、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足
在当前的中小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基本是统一的,企业所有者往往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大多从手工作坊起家,生产经验丰富,却缺乏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知识以及经验,他们没有关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概念,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中有些人对内部控制有一点认识,但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监督,对生产效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内部控制要花费相当的成本,因此对内部控制并不十分重视;他们中还有部分人对内部控制有一些了解,也配备了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但他们不愿意束缚自己,不愿意对自己进行控制,因此经常凌驾于制度和规范之上,内部控制只对下不对上,他们这种对自我控制的排斥使得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氛围较差,进而影响其它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
2、员工对内部控制了解不足
很大一部分员工认为内部控制是公司用来控制和监督自己的工具,是帮助公司克扣工资的武器,是公司和上级领导的事情,自然地就会产生反感和排斥。
(二)无章可依
1、无内部控制制度
大多数中小企业一般不具有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于经营管理的经验比较单薄,无法预见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的连正在发生的问题都无法发现,更不能及时制定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再加上企业对于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足,他们认为,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不宜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这样的观念致使一小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内部控制制度不全
内部控制与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是一套科学规范的统一体。一部分中小企业虽然看似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全面,没有覆盖到所有岗位,有的只有几个制度,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比如在财务部门,对于会计核算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往往同一类型的费用在前几个月归入到这个科目,后几个月又归入到那个科目,致使统计起来不方便,同时日后做报表还需要调整数据,否则就会有些看不明白。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工作人员更换,也有可能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升,也有可能是上级的要求,还有可能是为配合某项统计。
3、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并不是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制度内容要合理才能贯彻执行,否则就是一堆废纸。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全套的内控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并不能得到执行,大家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根本就没有起到引导员工行为的作用。纠其原因,一是企业没有高素质的内控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企业主也不愿意特意聘请,现有的人员能力不足,于是就七拼八凑,将其它成熟企业的制度直接搬过来用,但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企业文化,这些制度搬过来后水土不服,自然就无法在企业生根落地了。二是制度制定后,没有培训、没有宣惯,员工对于制度的理解不统一,难以执行。三是内控制度制定人员为自显身价,刻意制定过于复杂的流程,致使难以执行。比如一个简单的会议室预定,之前的做法是谁要用,谁就跟前台预定,看似很公平,但后来出现了前台作弊的情况,后来一个顾问就帮忙改了,谁要用,先发邮件给上级领导,上级领导批复后,再给行政部领导批复,然后再由前台排期,经常出现会议快开始了,但领导还没批复的情况。大家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再恢复到原来的流程。后来我设计了一张预定表格,贴在会议室门上,谁要用,谁去预定表格中预约时间,谁先谁后一目了然,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排期,也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协调。你计划预约的时间被其他人定了,你自己去协调。
(三)有章不依
1、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凌驾于制度之上
受中国千年传承下来的“特权”思想的影响,当企业一旦走上正轨,一些自律性不太好的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就会慢慢开始享受这种“特权”,当这些“特权”与公司现行制度有冲突时,相关执行人员也只能采取网开一面的态度。有些公司会将一些基本的特权用制度来规定,比如副总以上不用准时上下班、上班时间外出不用登记、差旅费报销没有限额实报实销、可以不用写工作总结、可以临时支出费用不用审批等等。
2、建立制度时未考虑与企业现状结合,只追求完美,导致执行成本过高
有些公司在建立内控制度时,没有考虑企业的现状,一味地追求完美,控制环节过多,控制措施复杂,导致内控运行成本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内控人员缺乏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运营现状的全面深入了解;二是因为内控人员的“显才”心态,毕竟企业请你过来,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太过简单、普通,就显示不出自身的价值了。
3、企业内部控制文化落后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里的道德,制度约定的按制度,制度没约定的依道德。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难免缺漏,在制度未顾及的地方,就要靠企业文化来支撑。
同时,如果内部控制只是单单依靠硬性的规章制度来实施,在员工中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执行效果。而企业文化则是靠软的观念和精神来实施,软硬结合,才能让员工从心底认同内控并愿意执行,才能为企业带来积极的效果。
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并没有形成,只是出台了各种制度,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对于内控制度的执行会找各种借口来推脱,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四)会计信息失真,资产安全完整度低
1、会计岗位设置不合规范
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较小,员工较少,有的企业就只设一个会计岗位,有的企业只设出纳岗位;有的企业甚至不设会计岗位。
一个朋友的外贸公司,全部是业务人员,老板兼出纳及行政管理,没有专职会计。
另一个朋友的文化公司,会计兼出纳兼行政管理兼保管员。
2、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比较倾向于任用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最起码在出纳的任用上是这样,是不是有上岗证,是不是有专业经验,并不是入职的必备条件。这部分人员普遍素质及业务能力低,仅仅能应付常规的会计业务,还时常出错,在他们眼里,老板就是控制,只要是老板同意的,就是受控的,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来进行内部控制。
3、财产清查程序不规范,长期不对账,不盘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企业筹资方式探讨——城市轨道交..
下一篇
:
对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探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企业
内部控制
研究
中小企业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