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杜黄金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环工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饮用水污染日益加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逐年提高,给当前的给水处理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当前饮用水的污染状况以及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
关键词:饮用水;微污染;强化处理;预处理;深度处理
1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微污染水源水是指受到有机物污染, 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的水体[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加速,日用、农用化学品的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化学品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以致全国地表水污染较重。2009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浙闽区河流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为轻度污染,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7年7月1日,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与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比: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随着水体水质的恶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提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性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处理工艺以保证饮用水安全和人们的健康。
2  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强化传统工艺;(2)在传统工艺前增加预处理技术;(3)在传统工艺后增加深度处理技术。
 2.1强化传统工艺  强化传统工艺可分为强化混凝、强化沉淀、强化过滤三部分。
 2.1.1强化混凝  强化混凝技术是在传统混凝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混凝剂、助凝剂的投加量,投加新型高效混凝剂、助凝剂,调节工艺的pH,提高搅拌机械的工作效率,以增强混凝效果,达到增加混凝阶段有机物去除效率的目的。
 2.1.2强化沉淀  加强沉淀效果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强化混凝,提高絮凝体的沉降力;优化改善沉淀池的水力学条件,提高沉淀效率[2]。
 2.1.3 强化过滤  是在不预加氯的情况下,在滤料表面培养繁殖微生物,利用生物作用去除水中有机物。强化过滤就是让滤料既能去浊,又能降解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等。 常见方法是采用活性滤池,它是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情况下在普通滤池石英砂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用以处理微污染水源水[3]。
 2.2 在传统工艺前增加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技术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对原水中污染物进行初步处理,改善原水水质,使后续处理工艺能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预处理技术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
 2.2.1 氧化法预处理技术  氧化法处理技术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指通过投加具有氧化性的化学药剂,破坏水中有机物的结构,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杀灭水中的藻类,以利于后续处理。化学氧化法可分为三种方式:(1)氯氧化。氯气氧化是最为常用的氧化方法,在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卤代乙腈和致诱变化合物等在后续处理中难以除去,严重影响饮水安全和人类健康。(2)臭氧氧化。臭氧可将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CO2和H2O,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雨水利用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地铁车辆基地给水及消防设计要点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污染 水源 水处理 技术 研究进展 2011-10-14 11:50:59【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