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式生物处理技术在分散点源污水治理领域的应用(五)


(4)适应性较强。由于设计水力负荷较低和土壤持水量的自然调节,土地渗滤系统可以承担较大的冲击负荷。
(5)总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土地渗滤系统的设施均埋入地下,所以工程量相对其他土地处理系统较大,但它可以省去集中处理、排放的管道,而且提供绿化水源,总的投资效果还是经济的。
5、经验总结
 在分散点源污水处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分别出现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方面,值得重视。
5.1 前期规划设计
(1)调研数据不够真实准确
 点源污水处理项目通常是成批实施,地域广泛,但每个具体项目的处理容量很小,设计单位很难对实施地区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依据建设单位的非专业统计数据,很容易导致水量数据不够真实,实际水量与设计出入较大,影响工程的运行效率;对原水水质进行检测与论证不够充分,造成工艺参数选择出现偏差。如某些村庄属于民俗旅游村,有大量的餐饮废水,含油量极高,加上未建隔油池或未对隔油池进行定期清掏,大量油分进入系统,致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另一个事例是村里有制作豆腐的习俗,其废水废渣全部排入污水处理系统,COD高达4000mg/l,很难设想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应付如此高的污染负荷。
(2)污水收集管网设计脱离实际
 没有统一市政规划地区不应生搬硬套市政污水收集管网设计经验,且污水管网维护管理有新型特点。
(3)选址不当
 污水站选址应根据实际地形,科学合理确定。如某污水处理站放置在该地区位置最低凹处,此处位置本可垫高,将污水设备提升安置,但因缺乏经验,将污水设备地埋在低凹处,致使污水排放没有出路。污水站选址应避免设在防洪道内。如某污水处理站,当地防洪河道已多年未使用,河道内已种满各种弄作物,施工时将污水处理设备安放在防洪河道内。但在施工期间,此地遇到50年一遇的洪水,将污水处理设备冲刷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5.2 施工
 我国许多建筑领域,施工队伍通常来自乡镇一级,甚至来自村里,资质、技术力量均不足,现场管理十分混乱,很难保证施工质量。笔者就曾遇到安装单位看不懂图纸,设备填埋过深或不足的情况,致使出水不畅、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有时为节省费用,不严格按图施工,如污水收集管网的检查井常常没有预留泥沙沉积槽等。
5.3 运行管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几乎所有的分散点源污水治理的场合都表示缺乏维护资金,实际最缺乏环保设施的维护管理知识,设施管理十分粗放;
(2)附近的养殖废水、工业废水等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系统往往不堪重负;
(3)缺乏专业人员,往往不能对处理系统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
(4)一般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很多刚刚建成的污水站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格栅渠、化粪池、隔油池、调解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定期清掏,造成污水处理系统故障率高。
6、建议
(1)统筹安排,加强协调沟通
 加强分散点源污水处理与供水、道路、改厕等工程的统筹,合理确定建设地点和建设顺序,避免出现多次挖沟、破路、影响群众出行、增加工程投资等问题,并实行收集管网与处理厂站分期建设,根据管网污水收集的水质水量监测,科学论证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规模,方案确定后,实施污水处理厂(站)建设。
(2)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科学确定污水处理成本,制定污水处理的收费机制,实行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运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为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运行,研究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奖励政策,根据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由政府财政解决费用来源。
(3)完善前期调查和规划工作
 首先需要科学确定污水排放系数。分散点源的污水产生与大型市政排水有较大区别,不能一概按照城市的估算方法来套用,需要加强监测,研究污水排放系数;二是合理选址,根据地势地貌和排水现状确定处理厂站位置;三是生活污水和其它废水(如养殖废水、工业废水等)应分别处理,积极推广使用三沟式化粪池;最后是根据污水水质水量对工艺进行科学比选,尽量使用无动力工艺及其组合。从水环境功能要求、回用对象、运行成本、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形式和参数。特别要考虑再生水回用方案,根据回用对象确定处理条件。
(4)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加强专业培训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运行管理单位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工程运行管理记录,并对未来管理维护人员进行认真、系统的培训。管理维护人员需根据操作规程对污水处理工程及管网进行管理,填写工程运行管理记录(水量、电量等),一方面使已建工程得到有效、规范的管理,另一方面为将来的工程提供可靠数据。同时,应出台监管政策,对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进行监管,定期清淘隔油池、化粪池、格栅井等,确保已建成的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
7、结语
 无动力式生物技术科学地将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场合,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少、处理效果好、无人值守、中水可回用等诸多优势, 体现了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治污理念,是我国实现清洁小流域、保护水资源、污水资源化的适宜技术手段。无动力式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分散点源污水处理场合, 因其无动力消耗、无运行和维护费用、无需人员值守且治理效果显著的优势, 有效解决了当地的水污染治理和中水回用问题,节约了大量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无动力式生物净化槽技术,目前已完成标准化、成套化开发生产,经过三次升级换代,大批量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受到广大用户的赞誉。作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该技术已被有关部门列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产业化技术、火炬计划推广项目。

参考文献:
[1] 漆贯学等.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处理效果分析研究.给水排水,2001,27(3):68~70.
[2] 苏利茂等.无动力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技术分析.北京水务,2007, 3:58~60.
[3] 沈东升,贺永华,冯华军,等.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111-115.
[4] 李羚.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现代城市研究,2004,1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应用软件在铁路给排水设计中的集.. 下一篇铁路客车遥控节能上水系统的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动力 生物 处理 技术 分散 污水 治理 领域 应用 2011-10-14 11:57:32【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