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014(二)
(一)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
欧元模式是国际间货币合作起步最早、发育最成熟、合作最成功的货币同盟模式。1999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了欧洲货币联盟,欧盟15国中的11国率先加入欧元区,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经过短暂的过渡期,2002年欧元的现钞和硬币的顺利流通,也标志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然而,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频频下调、债务利率上升、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大规模的罢工,一时间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受挫。虽然欧盟已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助,但根据欧盟统计局2013年8月14日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欧盟成员国政府债务率仍在继续攀升。2012年欧元区17国的债务率为90.6%,比2011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2013年一季度,欧元区GDP下降0.2%,折年率1%,欧元区经济连续6个季度下滑,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环比攀升,同比增长12.1%,4月份欧元区PMI降至46.7,低于同期全球制造业PMI的50.5。而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升至93.4%。此外,欧盟统计局在2013年8月13日公布的欧元区工业生产数据显示,欧元区和欧盟的6月份失业率分别达到12.1%和10.9%,为欧盟统计局1995年开始发布这一数据以来最高值。
欧债危机给金融市场、政治、经济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欧债危机也暴露了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亚洲的货币合作也应该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第一,单一货币联盟的模式目前对于亚洲货币合作并不可行。欧元模式是单一货币联盟的典型模式,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根据该理论建立单一货币联盟,需要满足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等多方面的要求。亚洲区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这种高级形式的货币合作模式。第二,确立监督机制。财政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部分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松弛状况得以掩盖。亚洲各国在货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各国经济形势、财政状况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危机的爆发,亚洲地区在货币合作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对未来的金融危机加以预防。第三,构建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由于欧洲中央银行执行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单一货币政策,落后地区货币政策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欧盟又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单靠成员国本身的财政无法满足这些地区的需要,因此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缓慢,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越拉越大,从而影响欧元的长期稳定性。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应协调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措施,以防止监管程度不同引发区域内资本大规模流动,导致金融动荡。第四,设立区域性紧急救援机构。在欧元区成立时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救助机制,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各成员国难以自救错失最佳救助时机,并最终使危机蔓延至整个欧元区。因此在推进亚洲货币合作的过程中有必要设立区域性紧急救援机构,预警金融风险、提供援助资金、协调救援行动,当危机发生时亚洲各国可以得到及时的救助防止危机蔓延。
欧元模式作为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成功的实验,为亚洲货币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亚洲货币合作应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结合自身实际稳步推进货币合作。
(二)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
货币替代是指世界货币对本币的替代。主要是指拉美的美元化以及一些主权国家货币的美元化,即一些国家放弃本国货币,使本国的货币供给完全由美元构成。
美元模式的特征是:第一,放弃本国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以美元替代本国货币,本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名存实亡,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职能受到侵害;第二,在国际经济区域内,货币替代国家对美国经济有强烈的依附性,深受美国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同时,如果实施完全美元替代的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也会波及到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出门解救,而在平常情况下,美国不会考虑这些货币替代国家的利益;第三,以单一国家的货币为核心的货币合作。随着欧元与美元平分秋色格局的形成以及拉美美元化的推进,美元将逐步从世界货币演变为国际区域货币,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将最终被打败。
在探索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我们了解到美元长时期作为世界硬通货币,具有他国货币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不具备的优势和经济背景,大国经济强势使得他国不得不接受市场的选择,而在亚洲并不存在能与美国媲美的经济强国。因此美元模式可参考,但不具备指导意义,亚洲各国也不愿屈从于美元强势而失去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三)10+3的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近年来,区域主义与区域整合在东亚地区有序的开展,形成了东亚经济圈。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东盟自由贸易区、10+3、10+1、中日韩三国合作对话。其中10+3是当前东亚区域迈向合作的主要合作模式,10+3模式也是推进亚洲货币合作的模式。
在10+3模式中,10是指东盟的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这十个国家,3是指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的三个重要国家,占世界GDP超过20%,占东亚地区GDP超90%,有着15.2亿消费者,三国的政治经贸的合作发展对10+3模式乃至亚洲货币合作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时期,日本在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战争中罪行累累,但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甚至刻意美化这段罪恶历史,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极大地阻碍了中日韩三国的合作进展。另外,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日韩之间关于独岛的归属问题,以及中日韩三国关于海域经济区的范围划分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国间的关系。
中日韩三国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中日韩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的交流有了较快的发展。2008年12月,首次10+3框架外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签署并发表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首次明确了三国伙伴关系定位,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方向和原则。会议还通过了《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三国灾害管理联合声明》和《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行动计划》。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济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建立自贸区不仅会促进三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促进东亚地区乃至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2013年11月27日,中日韩自贸区第三轮谈判在日本东京启动,双方展开了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工作小组会议和有关环境、政府采购、食品领域的专家对话。中日韩三国间进一步的合作,让我们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在2013年10月9日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密切人文、科技、环保等交流的“2+7合作框架”,宣示了我国新一届政府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政策,其要义是增进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互信,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这一合作框架的提出,又对亚洲货币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亚洲
货币
合作
主要
障碍
前景
2014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