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014(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下,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亚洲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提高金融风险抵御力的角度,亚洲各国各地区加快了货币合作的步伐,但合作的障碍依旧重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可借鉴的国际区域政府间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以及亚洲货币合作的障碍及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我国在合作进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亚洲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 货币一体化
【正文】:
一、货币一体化的概念及理论
货币一体化理论最早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它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于1961年首先提出来的,从而确立了货币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基础。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不同国家和区域组成,区域内要素完全流动,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统一浮动汇率的最优货币联盟区。“最优”是指稳定国内就业和物价水平的能力。最优在此意味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得以实现。对最优货币区比较正式的定义来自于《新帕尔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它对最优货币区的阐释为:“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要么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要么是几种货币,但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对内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而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则保持统一的浮动,以求在总体上达到宏观经济政策最优效果,即对内稳定物价控制失业,对外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研究组成最优货币区的判定标准。蒙代尔提出该理论之后,先后又有不少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不断扩展。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流动性作为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蒙代尔认为,在价格、工资呈刚性的前提下,是否能组成最优货币区主要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流动程度。如果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能够自由流动,则当货币区域内发生不对称冲击或供给冲击时,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到内外均衡的状态。而麦金农提出,用经济的开放程度作为组成单一货币区的标准 。凯南则以生产的多样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英格拉姆认为,应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单一货币区的唯一标准。哈勃勒和弗莱明以相同的通货膨胀率作为单一货币区的标准。还有汉森和尼尔森以外部冲击的频率和特征,成员国内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作为判断标准。 雷 曼提出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价格工资的灵活性、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财政一体化五个多元条件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等等。这些理论都通过条件分析的方式,把货币一体化社会福利影响可能涉及的诸多方面较完整地呈现出来,为货币一体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具有借鉴意义。
二、货币合作模式的探索
从已有的国际区域货币合作实践的发展趋势看,国际区域货币合作已经和正在形成三种独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即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10+3的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亚洲
货币
合作
主要
障碍
前景
2014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