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成为全球金融风暴中率先倒下的实体经济。继美国汽车巨头付出可能因现金流短缺而破产的消息之后,最具盈利能力的日本汽车企业近日也频频公布可能亏损的消息。作为全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业,现在可以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无论是风暴的爆发地美国,还是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都哀声一片,各种负面消息不绝于耳。一时间,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或准备出台救助汽车业的举措。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两上华盛顿请求巨额资金援助,最终参议院否决了140亿美元的汽车业紧急援助案。原以为这些巨头将因此陷入现金流困境而破产,但转眼间,布什政府同意拨出17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迅速绝地逢生.在丰田汽车宣布本财年可能出现71年来首次营业亏损后,日本政府也有点按捺不住了.不可否认,受金融风暴影响,全球汽车销量确实出现了下降趋势,即使近年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没有逃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迅速降到了10.1%,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汽车业利润下降,并不仅是销量下滑一个原因。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区,情况不同,利润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汽车业利润下降不能说明汽车厂商受到了多大压力,更不能说明他们在中国市场利润缩水。在中国市场捞得风生水起的跨国公司,日子过的相当不错。那些实力弱小,产品不能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厂商,即使没有金融风暴也混不下去。他们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利润率下降,而是能否继续在中国生存的问题,菲亚特早在美国金融风暴爆发前就被踢出了局,克莱斯勒、三菱汽车等恐怕也是来日无多。除去销量下滑外,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主要是金融问题。正是因为在汽车金融上遇到麻烦,才导致其利润缩水,这与中国人通常所理解的无利可图不可划等号。
金融机构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特别是加大零部件企业和经销商的贷款支持;建立汽车企业中长期债券融资通道,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门槛。由于市场迅速变冷,投资回报期进一步拉长;加上前期银行信贷紧缩,多家国内汽车集团自己的压力都比较大。因为贷款难、消费疲软,不少汽车经销商亏损严重,已经传出无力经营下去的消息。联信天下国际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80%以上身处第一线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短缺、经营亏损的压力,43%经销商资金可能断裂或被兼并。因此,一位汽车集团高层曾表示,开展汽车信贷、资助有实力的经销商度过难关,是有必要的。
如果把金融问题扣除,仅凭销量下降这一点很难造成这样跨国公司的利润下降。从已发布的公司财务报表也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本田公司在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的财报中称,在其销量增加的情况下,其税前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2%。本田公司将利润下降的原因归纳为,受汇率损失、原材料价格高涨、消费税及管理费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汇率损失排在第一位。不过,现在全球大宗商品、石油、铁矿石等汽车业密切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大副下降,因此汽车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原材料成本会下降,这可能使其因金融问题损失的利润得到补偿。虽然跨国公司从全球层面上利润下降,但中国汽车时常的整体销量下划,并不一定导致其利润缩水。本田公司同时宣称,在相关公司持股利润在亚洲持股公司利润增加的影响下,连续第9年保持增长,创下了第一、第二季度累计利润的最高记录。可见对产销对路,盈利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来说,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新兴市场仍然是一块流油的肥肉。
把前两年汽车市场的情况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市场也存在着过热现象。就像楼市、股市过热会出现泡沫一样,车市也存在着一定的泡沫,在消费者热情的推动下,汽车价格和服务越来越高。只不过,车市泡沫并不像楼市、股民的泡沫那么大而引人注目而已。
2009年,是中国汽车业与众不同的一年。在岁末的短短两个月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数次深入汽车企业,了解金融海啸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多深;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冒着严寒到重庆考察,所到之外包括长安汽车集团、重庆力帆集团;11月,温家宝总理考察了上海上汽集团。温家宝总理考察长安汽车集团时,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告诉总理;“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自己一定要迎难而上,但也需要政府的帮助。”正如美国换了新总统一样,全球经济复苏有望提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危机是在中国的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下渡过的,我们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及中国的政府、企业都是坚强的、有能力的。
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乘用车去年产量638.11万辆.销量629.25万辆。涨幅都超过了21%;商用车去年产量250.13万辆.销量达到249.90万辆,同比增长22.25%,高于全行业的增幅。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如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26%,其中夏利、QQ、旗云、F3、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等十大品牌共销售轿车88.9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72%。
SUV呈高速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哈佛,瑞虎等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MPV销量增长不明显。瑞利和风行分别销售4万辆和1.07万辆。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产品结构调整,2007年比2006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调。但总量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
2007年,汽车出口延续了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整车出口量达到61.27万辆,同比增长79.85%,出口金额达到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出13量及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我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走出去”的态势。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企业已经成为轿车出口的主力,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
我国奇瑞、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开拓步伐,2007年以来先后在朝鲜、伊朗、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设立海外工厂。
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7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上汽•跃进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江苏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将其下属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业务,全面融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其中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与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
上汽集团将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未来3年上汽将投入85亿元人民币,把南汽打造成为年产30万辆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上汽、南汽联合后,短期内将实现年产销汽车200万辆。
总体来说,上汽和南汽进行全面合作,有利地推动了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国汽车业分散发展的局面,同时加快改变当前汽车行业大而不强、过于分散的局面。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通过兼并、重组获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2007年第一汽车J6重型载货车和东风1.5t高机动性越野车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重型载货车和越野车开发能力的重大突破,具备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试制能力,掌握了关键总成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规范的开发体系和开发流程,对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第一汽车厂自主研发的V12发动机CAl2GV的成功点火,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开发顶级轿车用V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奇瑞、吉利、长安、华展、比亚迪、力帆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在全力打造自主品牌轿车方面继续取得新的成就。
第一汽车集团在未来8年(到2015年)将投入130亿元发展自主品牌,建设4个轿车平台,开发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东风公司为发展自主品牌成立的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到2010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将提升到72万辆,占销售量的53%;上汽集[]2007年宣布将筹资270亿元投向自主品牌建设。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的起步年。
目前,全国共有60多种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在试验运行,建立了北京、武汉等4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6个相应的关键零部件测试基地。已有8个混合动力汽车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
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
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竞争程度较高,企业创新基础条件较为薄弱,通过技术联盟实现企业间联合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2007年11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国内汽车、机床及相关制造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3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成立,以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007年12月27日,“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一汽、东风、吉利、长安、奇瑞等汽车制造企业、材料冶金企业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2个单位组成。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技术水平和碰撞安全性。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华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拥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关键集群区域约100个。
2007年12月7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成功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YC6L-50国V排放柴油电控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发动机研发制造跨入了新阶段。首次实现了我国发动机研发水平与国际保持同步状态。
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45亿美元,高于整车出口。标志着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1.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⑴ 虽然出现大型企业重组的苗头,但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
“十一五”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快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