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发展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这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 新闻学传播家德弗勒曾这样讨论到。 “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消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不是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和广告客户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如果目的是要尽可能多地传递事实性信息,那么,讲演、印刷品、电影和录音带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变受众的态度,使用电视、招贴画、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对于某一些受众,是否有一种媒介比其他能达到更佳的效果呢?”(《大众传播通论》,中文版,第418页) 而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电视毫无疑问要比报刊和广播的传播威力大得多。因为,报刊只诉诸视觉;广播只诉诸听觉;而电视新闻则同时刺激视觉和听觉,由二维到三维,有生硬到鲜活,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与表现效果。如今,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对上述三个元老级的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它不仅包容了三大媒体的表现特点,还更快捷,信息量更大……由此,有人提出了报纸消亡论。本文就主要从报纸销量角度分析报纸消亡论。而报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发展状况,我们就针对此,作了这次小组项目。
二、理论模型的设定 根据上述传播学的理论,我们把每年每种报纸人均拥有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人民的可支配收入(sr)和报纸竞争产业(每年每种杂志人均拥有量(x))的发展情况作为其影响因素,以此建立模型。(y=当年报纸总销量/当年人口总数x=当年杂志总销量/当年人口总数)计量经济模型为:Y=C1*X+C2*SR+C3+u 照引言所阐述的理论,对报纸产生影响最大的是网络这一第四媒体的冲击;而影响报纸销量的因素的,更包括所有传播媒体的发展。此处,由于各种数据的难于搜集,所以我们假设所有媒体的发展情况有趋同性或可以被杂志所代表。这个假设纯粹是出于对搜集数据缺乏的无奈。 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建立的模型可表示报纸的发展情况。这样,我们就可根据报纸受经济和杂志的影响程度来推断报纸销量的情况。 三、相关的数据 相关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年鉴,值得一提的是报纸的总销量的数据中,前后有出入,这里是以2002年的为依据的,以1996年的为补充。 四、参数估计及检验 (一)将样本数据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得到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02/04 Time: 13:21 Sample: 1985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 3.023185 1.450422 2.084349 0.0559 SR 0.001360 0.000176 7.731373 0.0000 C 10.73245 2.976508 3.605718 0.0029 R-squared 0.831669 Mean dependent var 21.33954 Adjusted R-squared 0.807622 S.D. dependent var 3.401361 S.E. of regression 1.491870 Akaike info criterion 3.796723 Sum squared resid 31.15946 Schwarz criterion 3.943761 Log likelihood -29.27214 F-statistic 34.58471 Durbin-Watson stat 1.216610 Prob(F-statistic) 0.000004
1.统计数据的检验 从回归的结果可=果i果果i果可=果i果可以看出=果i果可以看出hui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R^2=0.831669),而个参数的T统计量都大于2。说明模型设置的效果不错。 2. 计量经济学检验 ⑴异方差的检验 图示法检验: 线行图 柱状图 由图可见,存在异方差。但异方差不是太严重,E2大多都在0-5之间。存在异方差的原因: 报业发展中,经历了由国家监管,控制到自我经营的过程,两个体制的不同,可能造成方差过大。而且,89年的异方差最高,可能原因是89学潮及国家对报纸进行干预等。最后,最初的假设(杂志可代表起竞争行业)不一定成立,也会造成异方差。但这种程度的异方差我认为是可以容忍的。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我们还是对其进行了修正。
修正:WLS法,权数W=1/E2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02/04 Time: 13:40 Sample: 1985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Weighting series: W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3.17214 1.043204 12.62662 0.0000 X 1.610053 0.462484 3.481313 0.0037 SR 0.001421 2.24E-05 63.55396 0.0000 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999948 Mean dependent var 20.65447 Adjusted R-squared 0.999940 S.D. dependent var 33.29210 S.E. of regression 0.257710 Akaike info criterion 0.284820 Sum squared resid 0.929800 Schwarz criterion 0.431857 Log likelihood 0.579034 F-statistic 2701.799 Durbin-Watson stat 1.02353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Un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813688 Mean dependent var 21.33954 Adjusted R-squared 0.787072 S.D. dependent var 3.401361 S.E. of regression 1.569527 Sum squared resid 34.48780 Durbin-Watson stat 1.339119 2.自相关检验 由加权后的回归结果看,DW=1.023534 DL=1.015;DU=1.536所以不能确定自相关存在与否。 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SR X SR 1.000000 0.123812 X 0.123812 1.000000
明显,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五、总结 1. 中国的传播市场还未饱和。 由修正后的模型中,可以看出 X的系数为1.610053,为正数。说明,报纸的 竞争行业对其的影响是正影响。即市场仍不饱和。 由中国目前的现状看,正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信息是迫切的需求的。显然,现有的传播媒介还不能满足起需要,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信息的投入仍有待提高 由上述各数据中,可看出SR的系数仅为0.001421,即仅有千分之一点几的可支配性收入用于信息的获取。这点对信息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由此,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说明,传播市场仍有广大的空间值得开发和利用。 3. 我们的模型设置仍有地方需要改善。 由于影响报纸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很多数据都无法搜集及量化。使得我们只得做一个简单的二元模型。这对最后的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六、参考书籍 1.《回归与超越》:介绍当今的传播态势,及理论新闻学的基础知识。中间有涉及到报纸消亡论的方面,我们由此开始深入,此书是本次研究的出发点。 2.《中国新闻发展史》:介绍中国新闻发展的各个时期的情况,并简单阐述了影响新闻发展的几要素。我们根据此书了解了中国的报纸发展的背景,并从中发掘出了几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3《计量经济学》:阐述计量经济的基础知识,借此工具及角度,才完成对报纸发展的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