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融资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及举措(三)
销售价格:
2.中国的融资担保机构已经由政府主导型走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方向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业发展的初期,担保机构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内出现了以盈利为经营目标的商业性担保机构,通过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促进了中小企业担保业的发展和繁荣。政府也由微观调控转为宏观,走市场化道路。
3.我国融资担保机构资本实力与业务品种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
我国的担保行业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机构的注册资本不断增强。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即从此任何地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都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发展过程中,我国担保业务品种也在不断创新增加,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融资计划,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8年启动的“千人计划”企业专享融资担保业务,以此为契机,苏州融创科技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在2012年专门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千人计划企业创立了“千里马”的担保品种。
4.中国融资担保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融资担保法人机构共有8349家。虽然目前中国的融资担保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总体运行较平稳,但融资担保在中国尚属新兴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金融行业,但也有其他行业人员,人员没有专门的从业标准,道德品质及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在经营决策与具体操作时出现了违规或者走“擦边球”的情况。这也是造成社会影响不好的原因,直接影响了正常业务。在民间,融资担保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被放大,使社会舆论将之与非法集资、高利贷起来,成了“全民放贷,重拳出击”的重典下的牺牲品,导致一些融资机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主动收缩业务,很多合规的正常业务也出现萎缩。
担保行业多年缺乏有效监管聚集的风险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尽管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担保机构进行着监督管理,然而分散的管理不利于国家对担保机构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长期多头管理造成了担保行业实际上的监管不力,甚至成为监管的盲区。条块分割的格局使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源被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等不同部门,只能在其系统内部共享,融资担保机构很难有效地获取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提高了取信成本。尤其当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地位不对等,担保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贷款连带责任担保后,承担了所有的风险,银行承担零风险。风险过于集中,但信息不对等,使部分银行会转移不良资产,加剧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最终形成系统性风险,担保机构只能被动接受而无力讨价还价。
当前的融资担保机构整体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特点。若遇到所担保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违约率上升,进而传递到提供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业经营风险增大。2012年多家融资担保公司遭遇了大面积的代偿案件,直接导致某些机构的倒闭。当年即成为了担保业的“寒冬”,不利于融资担保业的健康发展。
(三)融资担保机构健康发展的意义
1.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使之良性发展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技术不能资本化,那么这只可能增加人们的知识量。但是不能增加人类的财富量。而科技创新的背后正是需要稳定的金融支撑。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的。中小企业初创时,由于过程的不确定性,企业面临各种的技术风险和创业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般只能从家庭、朋友等较小的范围内获得启动资金。企业进入产业化过程时,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已定型,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积累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市场前景明朗,技术风险进一步下降,随着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企业基本形态已经完成,管理初具雏形,市场已经相对明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了更大的提高,此时的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使之解决资金困难,是对中小企业能继续生存发展的重大保证。
2.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国家金融秩序的良性发展
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对外部的担保和增信,在促进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以及新兴的朝阳性、科技创新型政策扶持的产业的有效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出了作用,帮助政府控制市场,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3.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融资担保机构通过对外部的增信与财务放大,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也提升了银行放贷的信心,共同来关注资金安全,并建有风险基金池等缓冲机制,极大地稳定了国家的经济。
三、促进我国融资担保机构健康发展的举措
(一)国家政策层面支持
1.发布各种扶助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包括加大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投入,以及完善运作机制
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危机的重要力量,担保行业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国九条”、“国办三十条”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担保行业的支持与鼓励。2008年中央财政在安排2亿元风险补偿的基础上,2009年又追加了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担保机构在2008年开展的担保业务。2009年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09】114号),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以后的每一年,国家每年都拨出大量资金的补助来扶持融资担保能健康发展。
2.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提高立法层次,加强操作性
目前国内担保机构依据的有《担保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相关的法律条文依据较少。政府应当参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内容,并从当前实际出发,制订出具有现实意义及操作性强的法律,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市场,使担保业做到有法可依,使司法部门也能有法可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HY物业公司员工离职管理现状与对..
下一篇
:
我国酒店市场营销的现状、问题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融资
担保
机构
健康
发展
中小企业
意义
举措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