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当代大学生历史观念淡薄的机制和解决办法(一)
当代大学生历史观念淡薄的机制和解决办法
内容提要:在当前国社会风气过于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学生功利心强,出于易就业的目的,选择实用的理工科类专业;而目前历史教育模式的缺陷,更使得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失去兴趣。这便是当代大学生历史观念淡薄的机制。
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改革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是改变现状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历史知识缺失 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机制 解决办法
引言:大学生是社会上及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进行和谐社会创建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伟大的传统文化,就是靠历史的承载,才得以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知识的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就是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二者互为介质,从那遥远的时空,绵延至今。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本文不再赘述,且本文把历史观念淡薄解释为历史知识的缺失和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
正文: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无知。
以下是一份来自网上的对北大、清华和人大三大名门校府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程度:
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只看过其中一部分”的却高达48%。
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
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某电视节目青年歌手大赛中,作为评委嘉宾的某知名作家,问一位歌手“一日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歌手苦苦思索,挤出三个字:好想你
这样闹出的笑话不胜枚举。
仅仅是歌手对传统文化如此无知,还不太让人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然而,在大学生中做调查碰到这样的答案,实在让人心寒。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企业市场竞争战略—彩电业的价格战
下一篇
:
当代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在中山大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当代
大学生
历史
观念
淡薄
机制
解决
办法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