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
对绩效管理的涵义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与业绩分析,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绩效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另一种定义则认为绩效管理是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两种定义都强调通过目标分解和持续的绩效改进达成战略目标,而后者则强调了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沟通。(注2)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改进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
(二)绩效管理的工作流程
第一流程:制定绩效计划
绩效管理过程通常从计划与设定目标开始。这个环节,是将公司战略分解到部门、员工,分解为他们各自的几项关键任务。现代的绩效管理中强调员工的参与,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投入和参与员工的绩效计划的制定,使员工容易接受绩效计划,并增加了员工的满意感。
第二流程:绩效实施
绩效实施环节又称辅导,它涵盖员工工作,执行任务的整个过程。在这一环节中,主管还需要通过观察记录员工的关键成果与行为,供考核时使用。绩效实施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沟通,主管与下属就工作进展情况、计划完成的潜在障碍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沟通,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计划,以推进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第三流程: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按事先制定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对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察的过程。由于考核结果一般都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相联系,这一环节因此也显得比较紧张。很多人常常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实际上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环节。
第四流程:绩效面谈与反馈
绩效的面谈与反馈也是绩效管理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要将其贯穿到绩效管理的各个过程当中。企业领导应当与员工进行耐心细致的面谈,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企业绩效管理还存在哪些要求和想法或不足之处。以使企业得到很好的信息反馈。(注3)
(三)我国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地竞争力的源泉,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当前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呈现出以下特征:
1.多数企业能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绩效管理为企业寻找了一条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开发与管理,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压力的逐步加大,谋求绩效改善是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步履艰难
虽然国有企业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步履艰难。一是由于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偏差。绩效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工具不如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思想,而众多国有企业却仅把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加以使用,没有理解绩效管理的精髓。二是所用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实施中带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片面追求其所谓的科学方法,追求考核指标的量化和考核过程的客观性,而忽视了标准制定和资料收集的可能性,致使有些考核指标的考核流于形式。三是国有企业文化倾向的影响,员工从众心理和亲情关系大于法律、制度的思维根深蒂固,在西方企业很容易做到的一些事情在国有企业却很难实施。
3.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率低
一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许多国有企业往往在理论准备以及员工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实施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一般员工和各级管理者都对绩效管理一知半解,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导致绩效管理的最终失败。
二是设计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没有与国有企业的文化相结合,没有注意西方企业业绩导向文化与国有企业以稳定为导向的亲情文化的差别,并采取相应的权变措施加以改进,从而使西方的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产生“水土不服”。
三是一些国有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绩效管理缺乏有力支撑。绩效管理非常强调量化指标的提取和跟踪,但在很多国有企业,企业管理基础不扎实、不规范,绩效管理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注4)
三、A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一)A企业绩效管理背景
1.A企业简介
A企业成立于1983年,隶属于XX省煤炭运销总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销售为主的国有综合性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资产总额7.64亿元,员工逾千人,年均外销煤炭600多万吨,销售收入20亿元,上交税金过亿元。
员工结构比较复杂,公司现有职工1107人,其中在岗职工818人,按服务年限分为长期用工(指正式工)、短期用工(包括聘用人员)。长期用工458人,短期用工360人(其中聘用28人)。员工平均学历偏低,拥有本科学历人员13人,大专87人,中专101人,高中及以下人员647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只有4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22人。
2.公司员工结构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