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二)内部问题
1.出口渠道
由于防雷企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纵向深度不够,都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这样造成防雷企业的对外贸易渠道稀少且不畅通,这个障碍是由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外贸人才,外贸氛围与意识决定的。
2.对市场反应
在应对国际市场的风向变化时,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不深入,沟通交流匮乏且不顺畅,这一系列的障碍是由企业对国际贸易的重视水平和企业的整体能力决定的。
3.产品质量
在电涌保护器市场上德国OBO、法国CITEL的市场占有率大一些。在避雷针市场上法国HELITA、法国INDELE、法国DUVALMESSIEN、美国ERICO的市场占有率大一些。国外品牌防雷器比国产很多厂家的防雷产品的质量更优,规范更强,价格也偏高。国产防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了,国内一流品牌和国外品牌防雷器在质量和作用上不相上下。但整体水平来说,还距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小品牌在内部零件和外壳材质上差距就更大了。
4.综合服务
比较大的国际企业在设备整体设计时,会依据方案中事先选定的品牌进行设计。这需要防雷器供应厂家从需求、方案阶段就应介入,进行商业公关与技术支持投入,甚至是为某一产品进行订制。后期的售后维护也需要全球化。这样耗费的成本偏高,而目前国产品牌防雷器厂家的实力仍有待提高。
三、防雷行业产品出口问题原因分析
(一)行业原因
1.管理体制
我国防雷企业成长过程中,其企业内部管理严重不足,并且企业按国际标准化生产能力有限,这就间接地增加了出口商品的比较成本,而有些企业不按照国际化标准生产体系进行生产,产品有时也就失去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其具体表现为:
(1)目前我国的防雷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家族式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满足企业经营要求的统一性和行为的一致性,还能节约管理费用,在防雷企业初创期具有很大的适用性,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家族式的管理体制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防雷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着其管理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其出口规模的扩大
(2)我国防雷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需能力存在一定差距,而高素质员工也难以吸收到防雷企业当中去。企业的管理者对国际市场通行的惯例、法规及各种技术要求缺乏了解,常常使出口工作陷入被动。
(3)原先防雷企业的生产体系不再适应规模化、批量生产的需求,这就制约了出口的规模。
2.人才匮乏、员工的总体素质有差距
独立开展国际贸易时间短,外贸信息不畅,贸易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缺乏国际贸易法规与国际贸易惯例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防雷企业自身经营条件差,治理结构不够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多数民营防雷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在一定阶段,集权式治理结构和家族式管理,可能有助于防雷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防雷企业的竞争力。资金流转不便,致使企业融资困难。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虽然涉及到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它只是对企业融资路径的一般性描述,不适用于所有的小企业,因为企业的规模、年龄和信息不透明程度等并不是完全相关。防雷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市场研发能力弱。中国大多数防雷企业设备陈旧落后,只有少部分通过合资合作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也是多数产品缺乏竞争力、资源浪费严重和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国防雷企业对出口产品市场研发能力也较弱, 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投入普遍较少,使得产品出口缺乏后劲。防雷企业独立开展国际贸易时间短,外贸信息不畅,贸易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缺乏国际贸易法规与国际贸易惯例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在国家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中,不懂得如何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贸易惯例,如何选择及使用国际结算方式,在出现贸易纠纷后如何合理保障自己的权利,如何正确选择解决纠纷的渠道等,经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情况。
3.出口产品市场研发能力较弱
我国防雷企业对出口产品市场研发能力较弱,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投入普遍较少,使得产品出口缺乏后劲。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而防雷企业很容易忽视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即产品的市场研发与生产技术的改造。目前我国防雷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水平低,大多数不具备品牌优势,而且企业也具有很高的同构性,这使得防雷企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4.企业发展结构
从2000年开始,随着业务需求量的放大,国内新型接地材料厂家数量迅速增加,迄今国内的接地企业总数已逾200家,但市场集中度非常低,除了艾力高、成都桑莱特、北京沃思华、北京金合益、四川中光等几家知名企业外,大部分接地企业还处于资本分散,各自为战,纵向一体化程度较低的状态,时常因信息不对称造成产、销、施工环节脱节,影响工程质量。目前,各厂家业务基本还集中于自己熟悉的地域或行业。尽管国内配套企业及工程招标已出现多家供货的情况,但参与投标的厂家数量有限,说明接地行业目前竞争性仍不激烈,还处于朝阳行业初期的蓝海市场状态。
四、促进该行业(产业)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政府与行业协会
1.抓住国际机遇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以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计划拉动内需之外,还对国际友国的巨额基础建设投入,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国家基建投入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也预示着防雷、接地等相关行业将迎来良好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国外通信等防雷应用环境市场的衰退对国外防雷器厂家的运营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国内企业应抓住国际品牌疲软的机遇,苦练内功,从产品质量到品牌整体进行赶超。
2.推进行业内部的整合及一体化战略
伴随着防雷接地行业特征的逐步清晰,以一批优秀国内外品牌企业为龙头的行业联盟呼之欲出。DEHN、盾牌、雷安、同为、中光、海鹏信、雷迅、万利等防雷企业和艾力高、桑莱特、沃思华、金合益等接地专业企业可望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为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增进技术交流、加强市场协作、建立有序的市场体系和行业联盟做出积极地努力。
整个行业建立起的行业协会与各种交流组织也对防雷行业发展高度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倡导创新争优的行业氛围,让好的产品、先进的工程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运用,以此在全行业中强化精品意识,打击伪劣产品,推崇优质品牌,促进技术进步。防雷企业应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与同行业专家交流,接受组织提供的帮助,参加协会举办的技术创新评比等。防雷行业的协会与论坛遍地开花,从政府的中国质量协会防雷电分会、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高新技术企业、通信企业协会到地方的安全防范行业协会、高新技术产业协会,这些都是提升防雷企业实力的大好机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