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中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由于其降低了企业机器设备类投资的购买成本,因此应当会促进企业投资;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改革,对于促进筹资的影响表现也尤为突出。本文研究样本来源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选取样本时把企业利润为正(即不亏损)提供的年报资料足以进行增值税转型的计算分析、每个省份都有2~3个以上企业,主要行业都有8~10个以上企业作为选样标准。本文选取了1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查询上交所http://www.sse.com.cn/和深交所http://www.szse.cn/所登载的上市公司2008-2011年度原始年报资料作为分析研究的原始数据(附表1):
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配股融资的影响
配股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向原有股东配售新股的筹资行为。根据股东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向社会公众股东、法人股东和国家股东的配售。参与配股的资产可以是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社会公众股东一般以现金认购,法人或国家股东则可采取不同的资产形式。通过配股不但可以使公司的资本和股本实现双重扩张,还可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使债务比例降低。大股东用实物资产认购配股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资产的质量,改善资产结构,使生产更加配套,降低内部营运成本,开展多元化经营和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上市公司配股的要求是: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在10%以上;上市不满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按上市后所经历的完整会计年度平均计算;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ROE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ROE不得低于6%。上市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会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经营力量来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要求。从对样本公司的研究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前ROE低于6%的公司有29家,处于6%~10%之间的公司有53家。增值税转型后ROE低于6%的公司有12家,在6%~10%之间的公司有66家。在抽取的公司样本中,增值税转型直接推动了亿阳通信、G敖东、安源股份、广电网络、内蒙华电、长安信息、G银鸽、G辽通、友谊股份、天富热电、桂冠电力和驰宏锌锗等12家企业跳过10%的ROE配股线,推动了康恩贝、大显股份、北矿磁材、中国联通、中国嘉陵、海南椰岛和郴电国际等7家企业跳过ROE配股线。样本公司的ROE由转型前的8.93%上升到转型后的10.09%,平均上升了1.16%,对亿阳通信等19家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直接产生重大影响,占样本公司总数的13.48%。由此可见,在筹资配股方面,增值税转型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
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活动的影响
企业除了发行股票筹资以外,通常就是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来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越强,筹资渠道就越畅通,筹资成本也越低。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家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越高,其偿债压力就越小,公司债券等级就越高。高等级的债券不仅发行顺畅,而且利率较低,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也是银行作为向企业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值税转型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成本降低,计入损益的折旧费用减少,企业利润相应增加。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2004年,增值税转型使样本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平均增加2943.7万元。其中,中国联通增值税转型使利润总额调增133351万元。因此,在利息费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必然会使企业利息保障倍数提高。可见,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增值税转型在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同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相应降低,但企业所得税会随着利润总额的调增而有所增加。转型后使企业各种税收(含教育费附加,下同)增减相抵后总体税负仍然较转型前降低,企业上交国家税金的现金(含银行存款)支出会因此减少,而流动负债保持不变,企业的流动比率会由此增加。增值税转型使样本公司平均调减上交国家的各种税金(含教育费附加)4138.5万元,企业的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就会平均增加4138.5万元。即使进项税额不足以抵扣,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使流动负债减少,流动资产不变,流动比率也会增加;如果进项税额未完全抵扣,未抵扣部分造成流动负债减少,得以抵扣的部分使得流动资产增加,流动比率同样会增加。由于银行存款是企业的速动资产,银行存款及流动资产的变化将引起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同方向的变化。因此,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因此可以看出,随着增值税转型的推进,不论公司采用何种筹资方式,都会由于增值税的影响而造成公司的长期、短期偿债能力的显著提高,进而公司的筹资能力和意愿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从增值税转型对样本上市公司影响的分析得知,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由转型前的0.312元上升到转型后的0.345元;净资产收益率由转型前的8.93%上升到转型后的10.09%,平均增加了1.16%。这相当于在原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案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1.16%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由于增值税抵扣直接减少了利息资本化后的入账固定资产成本,增值税抵扣金额转入了企业利润,从而有效提高了以后年度的投资收益率。因此,增值税转型会直接强烈刺激企业投资,从而连锁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
增值税转型可以通过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的差异性税收政策,购建由投资总量增长模式向技术增长模式转变的制度激励机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分为房屋建筑物投资和机器设备投资,增值税转型对房屋建筑物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而对机器设备所含税款抵扣,则房屋建筑物投资成本不变,机器设备投资的成本将由含税成本变为不含税成本。企业为了获得增值税的抵扣,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就会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房屋建筑物,加大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和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必然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含量。另外,企业机器设备投资成本的降低,由投资收益补偿的设备投资成本绝对金额就会减少,设备投资的回收期会缩短;如果增值税转型实行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后才予以抵扣其进项税额,必然促使企业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缩短固定资产建设周期,提高工程投产率,进而提高企业资本收益率。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投资额度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中不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新增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会发生相应变化。考虑到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性作用,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总额一般会有所提升,相应地,如果是以贷款支持投资,企业负担将会明显减少,权益负债比率也会有所上升。
1.增值税转型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原值、后续计量,存货以及资产内部结构的变化。
(1)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净值的影响
根据消费型增值税处理原则,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支付价款中所含进项税额不再作为固定资产成本,而是允许抵扣。在固定资产价值不因增值税转型发生变化以及总体投资额不变的条件下,固定资产原值、折旧以及净值在转型后均会相应减少。即使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变,固定资产周转率也会提高。首先,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调整。在消费型增值税下,允许企业一次性扣除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因此,固定资产成本由原来的“购买价款+安装费用+进项税额”变成了仅含有“购买价款+安装费用”,这就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同时由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减轻了增值税税负。其次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调整。消费型增值税确认同定资产原值、折旧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要比生产型增值税少。因此,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会有所降低。样本上市公司中,企业的进项税额越多,固定资产项目的价值变化越明显。
(2)对存货项目和资产项目内部结构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比生产型增值税少确认累计折旧,折旧中有一部分价值计入制造费用,导致计入半成品和产成品的产品成本下降,因此企业存货项目金额会有所下降。消费型增值税下,避免了对固定资产交易的重复征税,节约了企业的货币资金,使货币资金项目增加。样本上市公司的平均货币资金项目增加超过了10%。
2.增值税转型对负债结构的影响
当企业因自有资金不足而采用贷款方式进行投资时,企业的借款及利息支出会明显增加。此外,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应交税费项目会出现下降。
(1)对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的影响
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会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会以贷款支持投资,如果企业向银行贷款,则会使企业“长期借款”、“应付利息”项目余额增加,企业的借款及利息支出可能明显增加而导致负债率上升。在消费型增值税下,样本上市公司单项固定资产投资占用的资金出现了相应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将会加大,并且负债经营程度随之增长。
(2)对应交税费的影响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