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永胜食品公司曾经是西部食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企业。曾几何时,该企业已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永胜的成长历史,我们清楚地可以看到其发展特点:(1)抓住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永胜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高质量生活的关注。(2)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
广泛宣传,影响力迅速扩张,销售额急剧飙升。
起初永胜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家族企业,该公司的快速发展在令许多同业赞叹不已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衰落的隐患。(1)抗风险能力不强。销售业绩辉煌时期没有跟踪市场和科技发展趋势的意识,信息不通,也不愿意引进新技术,导致品种单一,质量低下。(2)经营和销售模式落后。生产的产品单一,科技含量较低,老板舍得花钱宣传,却不舍得在产品研发发面进行资金投入,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3)没有健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虽是公司,但并没有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没有按照规范的公司法人制度来运作,不重视激励技术、管理及广大员工员,同时想方设法逃避国家税收,暗箱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永胜公司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竞争犹如越野比赛,一个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经营、销售模式。
四、健全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必要性
(一)壮大企业规模的需要
在我国众多的家族企业中经常有因家族成员间的职位安排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平衡、管理意见不统一等现象出现,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财产分拆、 企业裂化的悲剧发生,导致企业衰败。这种趋势也使的现存的家族企业更难发展壮大。以前人们经常以“富不过三代”来描述家族企业,事实上我国家族式企业的存续时间相对更短,平均只有4年左右。家族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产权制度进行创新。
(二)节约交易成本的需要
我国家族企业高度集中的单一、封闭的产权特征在企业创立及起步发展的特定时期具有较高的效率。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暴漏出来:高度集中的一元产权结构缺少相应社会监督机制,企业运营存在很大风险;造成了家族企业融资相对困难,在资金及技术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企业的后续发展以及人才引进方面严重受阻,导致技术创新的步伐停滞不前。我国大部分家族企业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在产品研发方而投入很少,导致产业层次较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当代的许多研究学者认为,清晰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可以使交易费用大幅度下降。 因此,从节约交易成本出发迫切需要对企业产权进行重新界定和制度创新。
(三)激励人力资本的需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物质资本的规模不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中的所起作用越来越明显,当人力资本成为特定的一种资本形态存在后,建立有效的人力激励和约束机制成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绝大部分家族企业注重和关心的是实物资产,对人力资本的关注和利用通常是处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以股权方式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导致企业在稳定和吸引人才困难。因此,我国家族企业应对原有的产权制度进行变革,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本作用。
五、健全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途径和手段。
(一)明晰企业产权
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当存在外部影响时,不必国家干涉,只要产权明晰化,无论产权归谁,都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产权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之一,能够进行资源配置,若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则会导致混乱和过度的资源使用,对产权进行界定后,将会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能有效减少浪费,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1.在家族企业内部明晰产权。家族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并且一定要‘亲兄弟明算账’。家族成员之间可以依据以下原则进行股权分配:(1)贡献和能力原则。若某个家族成员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并且以前也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应该多分配给他一定比例的股份,充分肯定他的贡献和能力;(2)公平和效率原则。在公司运营管理中,如果离开某个家族成员,公司情况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么就应该以技术股或管理股等形式多分配给他一部分股份,但一定要建立在公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否则产权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划清家族企业与外部的产权界限。过去在没有政策依据和规章制度的条件下部分家族依旧挂靠了集体或国有企业,后续牵涉出了很多问题。判别企业属性是私营经济还是集体所有制,成为了界定企业产权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对假集体真私营的家族企业,要明确其性质,还其真实面目。
(二)优化股权结
从产权制度的变革来看,企业的产权结构应该是合理而有效的多元化结构,它能引导企业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同时能消除对家族的依赖性并降低公司决策和经营风险。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手段来进行股权结构的优化。
1.创业者应积极出让部分股权。
创业者及其家族在企业创立及发展过程中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付出了相当的精力,同时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其对企业拥有非常深厚感情,这也就是企业主不愿意出让股权也不愿让其他投资者参与经营管理企业的原因所在。创业者要充分认识到创业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自已对企业的绝对控制,而是希望包括规模、效益、人员等在内的企业的持续成长,企业主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可以为继任人提供更大的范围,为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由公司内部职工出资购买公司部分股权,并由公司职工持股会具体管理运作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它不但可以改善公司现有的股本结构,还能作为很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通过购买公司股份和股东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大大减少了代理费用。职工持有股份后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改进了公司决策的失效性,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动员和鼓励全体职工广泛参与持股和经营管理;
(2)要对每个员工所够股票份额进行限制;
(3)杜绝以摊派的方式强制要求员工出资入股;
(4)职工和股东一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员工持股价尽可能与市价接轨,充分发挥激励效应。
3.实施管理层持股。
管理层持股可以充分调动专业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阻止管理层短视行为,减少或杜绝管理层以牺牲企业中、长期发展能力为代价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发生。要在企业激励和约束方面进行强化,管理层持股和职工持股计划要统筹、协调、配合进行,在操作中要明确股金的来源,并按有关规章制度运作,要体现公平原则和激励作用。
根据家族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管理层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持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