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二)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企业都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
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多元化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家族决策就很难保证在所有决策上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事实说明,决策质量与决策者的素质能力紧密相关。企业家的才能可以归纳为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维持企业稳健地运营,而创新能力则提供了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两者兼备才有利于企业长期持续地发展。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家只偏重于前者,很少考虑后项。中小企业家在才能上的问题,往往使决策产生失误。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就是过分相信了企业家的能力,限制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件的发挥。
许多中小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不是短期效益。
(三)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
我国现行的金融运行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各专业银行重点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 ,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较难。具体而言,一是近几年来,各专业银行贷款战略和方式发生变化。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包括贷款在内的社会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受冷落。二是基层金融系统对贷款实行连带责任制,对贷款责任人实行连带责任制度,加上基层银行授权、授信不足,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带来一定困难。三是中小企业资本收益不相称,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一般较小,且手续繁琐,业务量大,费时费力,业务成本高。加上贷款利率受到政策调控限制,与贷给国有大中企业的利率差别不大,利润小而风险大。因而银行往往给几十家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额抵不上给一家大中企业的贷款多,省时省力,风险小。四是为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系统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作了重大调整,由过去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改为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企业发展急需资金,通常没有有效资产做贷款抵押或质押,无法提供银行通常需要的足够的担保。五是中小民营企业信息缺失也是银行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和投资的障碍。另外,现代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其财务制度建设与经营管理不规范,对银行的决策易产生误导,导致筹资贷款难。
(四)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
中小企业规模限制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投入资金也较少,一般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大部分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决策仅局度集中在投资者尤其是企业主手中,—些中小企业领导者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使分化的投资经营决策存在较大风险。此外,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人员流动比较快,不管内部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
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问题在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成为其成长性弱的内在原因。其中管理体系和能力不能随集团扩张而有效提升更成为制约各中小企业集团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须健全体制,规范管理,才能顺畅发展。
(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导致其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更新换代慢、参与市场竞争时不得不选择单纯和初级的竞争方式。目前中小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极为薄弱,已严重拖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中小企业须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要不断探索符合市场规律、体现企业优势、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好的去竞争、更长远的发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争取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坚持与大型企业共同发展的战略
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或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抓技术开发,抓产品市场,还要学会与政府打交道(注2)。有些领导总是觉得与政府打交道很麻烦,这是一种偏见。只有和政府部门搞好了关系,企业在发展中才有可能得到政府的扶持。
要认真学习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了解政府扶持的对象及相关的规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扶持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如何包装好自己的产品,让政府部门认可,都是直观重要的。企业必须做品牌推广,特别是在争取政府的资源这方面。必要的公共关系和信用关系必须建立起来,要使政府了解到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有便利交通的厂址,以便得到更多的政府的支持,更好的与大型企业共同发展。
(二)改进企业管理制度
1、中小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跟上大企业的步伐。
管理制度包括了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它以制度的形式来实现对企业中人的约束,进行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硬性约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必要的创新和修改,才能更有用于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是由多个分项管理体系组成,重点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物资管理体系等,进行详细地描述,所以在设计和确认企业管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分项管理体系,这样制定出来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比较全面,而且效果好。另外还要制定绩效管理考核方案,才能使各项管理到位,才能改变粗放的管理方法。有了制度才有约束,有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2、企业带头人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实施。
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中有难以想象的影响,一举一动都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很大效仿作用。所以,企业带头人在制订各种管理规则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带头实施。做到所有的制度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制度在人面前人人平等。
执行一个新的制度应该由创始人带头,先从中高层管理抓起,让他们了解制度产生的原因,执行中的必要性和出现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制度成为他们的知识以后,再对基层管理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制度并指导他们在工作中如果指导属下。这样管理制度也就落实了。最好在执行的过程中加上奖罚和考核,对于制度执行到位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严重违反的进行处罚。
3、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施。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和精神,它是企业中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一个企业要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的不断规范,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文化方面的竞争。
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不知如何去建立企业文化。有的企业虽然在员工手册上写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却从未在实际管理中体现过这种文化,充其量只是起到了标榜跟上了管理潮流而已。有不少人还认为,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不是还照样赚钱吗?这点似乎没错。可是,纵观国内外的企业发展,凡是能够长久生存发展起来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加强管理团队建设,让企业更加有“凝聚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