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三)系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对策
1、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高企业实力,使中小企业达到银行的放贷标准。首先,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公司的经济运作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建立健全的财务核算体系,同时加强信用观念,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其次,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载体。再次,鼓励中小企业之间及其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共同抵制市场波动风险,还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网络关系。
2、加强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
前些年全市上下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实行银企紧密合作,实现银企双赢、共赢、多羸,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当前宏观调控的情况下, 银企更要加强合作, 都应讲诚信、 讲信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继续开展全市“ 信用明星企业”评比活动,做到赏罚分明,大力弘扬诚信为本、信用为荣的理念,不仅政治上、经济上给予表彰鼓励和支持,而且在政策上, 在企业发展中,财政、税务、金融等各方面都应给予优惠、便利;而对于失信用、失诚信的企业,都应给予严厉的制裁,使其难以羞耻,失信为耻,名利双失。二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评级评估,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布不守信用的黑名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提高中小企业诚信度。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坚持依法经营、合规经营,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和引导督促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要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中小企业要增强信用观念,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的生命,中小企业坚持诚信、履约守信,提高自身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资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3、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
在更好地用好本地资金的同时,广泛吸收外资。所谓外资,是指本区域之外的外来资金。可兴办三资企业引进国外资金,也可吸收县( 市) 外的民资和其他资金,也可争取县外金融机构的支持。要拓展融资渠道,实行融资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多品种。创新金融新产品、新品种,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当前,一是在拓展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贴现、出具信用证等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拓更多更好金融衍生工具。二是有条件的企业,向上争取办理金融短期融资债券和办理企业债券。有关部门应调整和改善办理条件,按照政策,切合实际,符合企业所需。三是有条件的帮助协助企业上市,可直接上市,也可借壳上市。规范操作,降低成本,以利发展。四是建立和健全各类信用担保体系,商业银行要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互惠互利,拓展融资范围和空间,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五是改善和加强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合理授信、加强管理”的信贷管理办法,给予县(市)金融机构一定限额的贷款权限,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状况、信用程度等,及时提供信贷支持,以适应中小企业少量、急需、便利的资金需要。
(四)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突破家族制,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不同观念的碰撞和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在不少人的思想观念里,家族式企业理所当然的应该由家庭成员来掌管,由外人来掌管不放心,认为职业经理人不是自家人,对其忠心和可靠性表示怀疑。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要避免职业经理人不忠诚的问题,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另外,在激励机制方面形式很多,除工资、奖金、绩效挂钩,以及其他诸如住房类的重要物质激励外,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如年薪制、风险收人机制、人力资本信誉机制等激励其行为长期化,而且依据长期的经营业绩支付报酬的比例要大,真正起到促使他们行为长期化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体系
多数中小企业“裙带”关系严重,任人为亲,造成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和激励体系不完善,员工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中小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留住人才。根据员工在工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工资待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晋升机制,打破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
企业在努力寻求、招聘优秀人才的同时,千方百计稳定住企业的核心员工,防止人才流失,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工作动力来源于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因此激励的措施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在人力资源激励上,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过于强调员工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物质报酬这一实用主义观念。这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下是不充分、不完善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应该保持物质保障和精神刺激相结合。中小企业要建立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经营方式。例如,通过合同或契约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福利要求等措施具体化,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命运、并谋企业发展大计的局面。中小企业还应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是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3、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
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企业不能因为人才容易流失,而不去培养人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去培养人才,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同时我们也要让培养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