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人力的训练及发展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已经让求职者感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人员在选择企业时,将不仅只看薪酬福利,也要看企业对人员培训开发的重视程度。培训开发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企业而言,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开发,必将无法适应以人力资源竞争为基础的商业竞争挑战,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中小企业一定要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技术,建立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筑高效的人力资源平台,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同台竞技的机会。规范化建设就要求企业一定要建立起一系列的企业培训开发体系,尤其要把关键人才的不断开发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企业不应把人才当作不断燃烧的蜡烛,而应将其视为一个蓄电池,在不断放电的同时,也应不断地充电。
4、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为了满足变化中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企业员工的潜能,使企业和员工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通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制订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开展调研工作,摸清企业决策和经营环境以及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的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进而制订人力资源理与开发的总体计划和业务计划。最后,对人力资源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员工不断发展。针对环境、观念和需要的改变,企业要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帮助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给员工提供在工作中提高职业熟知的机会,使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利益乃至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就是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能够越来越接近自己希望的那种样子,越来越变成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表面来看,注重了个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安排,事实上任何人的工作前途都与他所从事的行业共进退,企业没有个人的发展,也就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企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活动为主体,另一种是以政府科研机构及其活动为主体。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科研活动,它强调科技活动必须与市场直接关联,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从研究开发、生产实践直至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必须紧紧依靠企业,离开企业这个主体,技术创新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和应用主体,才能很好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继续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较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
2、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专家资源,在创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一些难题,政府应当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包括为解决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市场信息服务 、技术与管理咨询、技术和产权评估、风险担保等服务机构。要加强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信息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最讯捷的信息渠道,减少投资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组织协调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协调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界联合,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源泉和技术帮助,共同构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外围环境。
3、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又取决于外部的推动,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应努力构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依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我国科技的现实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对技术创新提出整体战略和实施的方针原则,主动规范、引导、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在我国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中小企业的优势和更多的劣势,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以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现在,影响未来,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服务方面的支持。作为中小企业,在面临新经济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战略的眼光规划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范中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策略,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年(16),P72-73
2.范心灵.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决策探索(上半月) ,2007年,(6),P90-91
3.白玉凤.浅谈中小企业战略管理[J].经营空间 ,2009年(9),
4.李杰.企业发展战略.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5.罗一新.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寻. 科技和产业, 2005年(12)
6.安娜.中小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 商场现代化, 2006年(06)
7.刘娜欣.谈企业差异化战略. 北方经济, 2008年(24)
8.张佩云.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9.朱一玲.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全国优秀出版社,2009年8月
10.朱颖颖.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年(2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