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三)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流不畅,易导致经营受限
中小企业的中小规模定义决定了其自身实力的有限,自身资金的缺乏以及融资渠道有限,企业资信不高,融资困难都注定中小企业要有思想准备去面对资金流不畅带来的经营受限危机。也正是由于资金流的问题,产品研发、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推动企业进步的举措都可能难于实现,同时,由于资金紧张,可能导致的原料供应不足,生产启动困难,生产经营受限,人员工资拖欠等一系列问题,也将直接导致企业运行不稳定,多处危机缠身。这是当前中小企业绝对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现状问题。
(四)产品定位方向不明确,缺乏核心技术能力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中小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究其根源,除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外,导致中小企业短寿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对自身产品的定位不明确、不准确,这里的产品即包括实物类产品,也包括服务类产品,企业产品发展及技术创新无法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不具备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能力,一旦当前产品的市场因供需关系或市场竞争等因素出现萎缩,企业便无法再迅速拿出可替代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跟进,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运行势必遭受严重挫折,有甚者将直接导致企业无法生存而关门倒闭。因此,不注重企业发展,产品定位方向不明确,没有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短寿是中小企业很难逃脱的梦魇。
(五)决策管理能力有限、存在风险决策,风险经营
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浪潮,自以为是或自命不凡,缺乏谨慎的市场调研,缺乏对市场经济残酷竞争的清醒认识,中小企业家的思维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为企业发展形成严重的障碍。
三、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中小企业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的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企业内部的若干制约因素,中小企业发展必须努力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对策,扬长避短,求生存,谋发展。
(一) 改革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跟上现代企业的步伐。它包括建立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产品研发制度等一系列成熟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修订完善,不断补充更新,并始终保持其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从而使企业管理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企业管理家族化向制度化的真正转变。中小企业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向一些具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的大企业学习借鉴,作为现代化的大企业在较长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总结出的成体系的管理经验,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份很难得的宝贵财富,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学为己用,对中小企业较为迅速的建立适宜自己的良好管理制度体系,不啻为一条捷径。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采取贯彻国际或国家推荐的标准体系来完善管理体制,如通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5S管理、ISO9000、ISO14000、OHSMS18000、SQS等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现状,通过实施第三方认证,以达到建立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目的。
企业规范化管理战略的开展不仅仅是仅着眼于管理体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规范化管理的落实和推进。企业带头人应注重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的创立和初期营运过程中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他自身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员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企业带头人在制订各种管理规则的同时,必须做到身体力行,带头实施。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到规范化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公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拥有坚定地推行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决心和执行力,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改革才可能切实推进,并达到管理出效益的良好效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突破、精益、优化策略
1.突破家族制,知人善用,任人唯贤。
对家族制的突破是中小企业人事制度变迁的根本之源。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的员工间建立了一道无形的但却是根深蒂固的所有制认识差别。对于家族内部的管理者而言,我是企业的主人,被管理人员都是为我打工的,都得听从我管理的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管理者经常做出的不合乎企业管理常规的管理办法或做事方法也一直是普通职员所无法接受的地方。因此普通职员对家族制企业的融入情况一直都处于较低的状态,我不是企业的主人的根本定位注定影响职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贡献程度。只有在企业主清楚地认识到家族制管理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严重阻滞的弊端的前提下,在企业中从上至下的各个管理阶层全面启用非家族内的有知识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担当重任,才能摒弃家族制狭隘的管理思维,推行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上升到公对公的责任制层面,从而形成一种层层负责的责任制体系。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社会、学校等多种渠道吸纳和获取于企业有用的人才,并形成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人是企业的根本资源,也是推行管理,创造财富的源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突破家族制,广泛吸纳、任用有识之士,建立适宜现代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发展才有希望。
2.建立绩效考核,推行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在当前用工难的社会环境下,往往还存在着人难留的尴尬境遇。造成这一不良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其一,家族式管理的根蒂更多的体现在任人唯亲的用人原则之上,而一些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能独挡一面的员工往往因为无亲可用而遭遇冷落,这必然造成适用人才的大量流失;其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处于竞争劣势的状况势必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不良的问题,而这将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对人才使用的投入上捉襟见肘,在人才流动已经完全市场化的今天,透明的人力资源成本比较自然导致中小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同时,频繁的人员出入也必将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团队长期处在磨合阶段,很难发挥良好的团队力量。改善这一痼疾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向先进的大企业学习并建立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适宜的绩效考核制度,推行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员工人尽其力,合理用工,绩效相联,多劳多得。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分层设置,通过考核过程,完善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使从上至下的每名员工都了解自己的责任所在,自己为谁负责。同时与绩效相关联的是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员工会为自己的付出而收获更多的收入,在这里,收入的不平均愈能突显不同的价值,也才能让员工更好地体现个人成就感。打破任人唯亲,体现任人唯贤,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受重视,被任用,多收益,人难留的境况必将不复存在,相反企业的良好制度也必将招贤纳士,为企业引来精兵强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