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完善应收账款收款政策和内部激励机制
实际经济活动中,各位客户拖欠、拒付账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的客户也会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起诉追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诉讼费,而且除非法院裁决被告破产,强制执行,否则,效果也不十理想。所以,通过法院收回账款一般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办法。基于这种考虑,企业能够同客户商量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通过实施债务重组,也许就能够将大部分账款收回。
在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首先应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将其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在建立账款回收制度上,不但需要将销售人员的收入与销售量对等,还与货款回收率、平均货款回收期等指标挂钩,设立销售风险金。具体做法为:按照销售人员达成的每笔赊销金额为基数*0.5%的金额作为销售风险金,先从销售人员的奖金中扣除,列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待到该应收账款账期满后,如收回货款则将扣除的风险金与奖金一并返还给销售人员,否则必将督促销售人员及时催账,调动了其积极性,降低了坏账风险的可能。
3.完善合同相关操作条款,注重合同管理
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需要是能够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
另外,销售部门必须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的作用。
4.加强企业销售人员、催款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销售人员、催款人员进行经济合同的条款、讨债的技巧以及企业销售、收款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5.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入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6.认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账龄分析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可回收性。进一步根据长短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一般而言,客户欠账款的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高。通过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正常账期内付款;有多少客户超期付款;有多少客户拖欠货款太久,可能无法收回,成为坏账。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超期付款客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结合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努力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对于账龄时间长或者特殊情况造成的应收账款,财务人员应该应将事情详细情况,提交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处理,建议安排或组织专人负责账款的回笼,对于拒不付款的客户将采取诉讼等法律程序进和追讨,而且尽量避免再次与其发生业务往来;对购货方违约形成的长期未决款项,财务人员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请公司管理层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对于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欠款。只有这样从严治理应收账款,其应收账款总额和结构才会有较大的改观。
7.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企业不管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该公司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该公司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在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公司需制定了较为完善且便于操作的管理体系。(1)每月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无论是现销还是赊销,都先进入应收账款账户,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工作方便。(2)财务部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同时对没有超过账龄的也不放松,防患于未然。每月月末,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计提应收账款坏帐准备,不同的账龄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如后来因债务人破产、解散等原因确认无法收回货款的,及时转销。同时每半年度对应收账款数额较大的客户进行一次对账。(3)对于以赊销方式达成的销售收入,一旦客户应种种原因要求退货时,公司通常以红冲轧底的方式(俗称:对流)来达到退货的目的。具体做法为:实物按正常的方式流转,而应收账款账上不做红字冲销分录,保留原赊销分录。待与该客户再达成赊销收入时,将实际赊销金额抵扣退货金额后的差额作为本次赊销收入金额,以实现应收账款账上的统一。这样做省去了到税务局开红字发票证明、通知单和申请单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方便了日常工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收账款的规划和控制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应把应收账款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坏账降到最低。而实践经验也表明,越是制度完善、管理良好、措施得当的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也就越少,应收账款的风险小,坏账损失也少;反之,问题也就越多,坏账损失发生率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 王黎明.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会计师,2008(9).
2. 洪文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的实践.J.上海会计,2007(6).
3. 王辉宇.浅谈企业不良应收账款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J.西部财会,2007(7).
4. 解俊峰.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几点思考.J.西部财会,2008(10).
5. 褚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销售风险.N.财会通讯,2007(3).
6. 霍格丽.应收账款管理浅析.J.西部财会,2008(1).
7. 王东艳,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5)
8. 闰亚杰,企韭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4中)
9. 李姣姣,浅析应收账款风险[J].会计之友,2008(3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