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三、提升领导用人艺术水平的途径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智慧和才能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在对组织或者是团队来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方法与技巧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要想增强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性,也必须循序渐进。
(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领导者成功的前提。
作为一个出类拔萃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领导魅力影响着领导能力的发挥,有助于团结、影响下属,有助于增强领导效果。要提高领导魅力,就要注重自身修养,要不断地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修养。在工作和学习中要严于律己、宽容待人。领导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变现为:他如何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如何对待别人和自己的缺点,是否善于认识所犯的错误并决心进行自我批评。不要出于自尊心、对威信的错误理解和其他想法,把任何意见都看做企图侵犯自己的特权,并与自我批评格格不入。
领导能力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管理者与追随者相互联系所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领导者要想更好地驾驭人才,就必须与下属建立起密切的良好工作关系。让下属了解你、理解你、信任你,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支持你。作为领导者,更多地时候应该是让下属学会处理事情,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指示他们去做事。
作为领导者,成为领导也许只是一个瞬间,但被认可为领导无疑必须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对你组织管理能力认可的一个过程。有的企业家认为,最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而组织者最主要的才能就是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所以每一个领导者都应着力于提升自己知人善任的水平,为每一位员工找到适合自身的恰当的工作岗位,
高明的领导者善于从每一个普通的员工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引导和运用。唐太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事,不能样样都会,我用人总用他的长处,避免用他的短处。所以领导者用人,首先要先把焦点放在人的长处上,弄清楚这个人有什么长处,如何用它的长处。当然,也不能对他的短处熟视无睹,要设法帮他克服,并在发挥其长处的前提下,设法不让其短处对集体和他人造成影响。
(二)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礼贤下士,贵在尊重。曹操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顾不得穿衣服,赤着脚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感其诚,遂为曹操出谋划策,助其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然而在面对前来献西川地图的张松,却态度傲慢,于是张松改变了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献给了刘备,导致了天下三分。从曹操的“一得一失”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尊重才能赢得下属,进而成就事业。领导者只有平等对待人才,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才能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大凡成熟老练且事业有成的领导者,无不注重关怀体贴下属,这也是礼贤下士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许多事实说明,对下属严格是应该的,但在严格的同时不能没有人情味。更不能“只要牛拉车,不给牛吃草”。作为领导者,要在严格管理中,多与下属打成一片,尽力去了解下属中潜藏着哪些人物,他们各有哪些才能、特长,他们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关心他们的冷暖,多为他们减压。这样做,才能赢得下属的真诚拥戴和倾心追随。
礼贤下士,要讲宽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和所有人一样难免会有其不足,甚至犯些错误。而这时,犯下错误的人才,往往有内疚感。假若对其加以过多的指责或训斥,那肯定给人增加心理压力,感觉痛上加痛;相反,如果多宽容几分,多伸出热情之手,那么心里有再厚的坚冰也会被融化。“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领导者能够原谅人才和下属的过错,甚至能以德报怨,那么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时至今日,容忍、宽容可以说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社会道德修养的生动表现。许多事实说明,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领导者,往往会在事业面前、团结面前、大局面前表现出“大度能容”的襟怀。有了这个襟怀,领导者就能够从容正确面对下属和人才的过错,使他们忘掉不安,淡化过错,“以涌泉相报”,奋发共事,成就事业。
(三)延揽人才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
管理大师韦尔奇说过:“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通常,一名领导者如果不能将10~50%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招聘人才的工作中,那么,他就无法让自己的团队获得持久的动力,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当然,这里所说的“招聘”并不仅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招聘行为,它也包括更多地结识业内的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以便从中发现更多、更好的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故事在中华大地早已传为佳话。领导者求才,主要是选用你直接管理的下一层的“将才”。至于再下一层的人员,那将是“将才”们自己去选的事,作为主要领导,主要的任务应是总体安排,督察各分管部门的工作,不需要事必躬亲,否则,这不仅干扰管理层次,而且还直接影响领导效能。如某单位有一主要领导,由于不放心各分管领导的工作,凡事都要过问,事事都去参与,结果大大打击了分管领导的积极性,影响了班子团结,同时自己也搞得疲惫不堪,最终结果导致单位管理混乱,任何工作都难推进。所以领导应根据下属的能力高低授权,并对所有干部进行综合分析和考察,尽量掌握其能力程度,以便把适宜的权利与责任授予最合适的人选。这样做的益处是:首先,责、权、利分明,下级有了一定的权力,可增加其责任感和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可以把领导从杂务中解放出来,去考虑大政方针。这样,双方均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四)容才、育才是领导者成功的基石。
用才不易,容才更难,人才虽有所长,也必有其缺点,而且通常是优点越突出,缺点也越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有大才者常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癖陋习。作为领导干部,要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接纳各种不同的人,绝不能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想法。作为领导如果不能容人用人,就会压抑人的积极性,对事业有百害而无一益。三国时曹操手下的能人杨修,足智多谋,是个敢于指出曹操缺点的人,但曹操心胸狭窄,妒忌杨修的出色才能,想方设法除之而后快。如此枭雄,仅能称霸中国之北方一隅,不能容人用人应是其原因之一。相反春秋时管仲曾“一箭伤桓公”,但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任其为相,尊其为仲父,终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领导者应该效仿古人,抛弃生活工作中的私心杂念和个人恩怨,营造一个宽松的用人、容人环境、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共商大局。
当然,容才之量不是说让人才自流,对他的缺点不批评,任其发展反而会糟塌人才。所以,我们不仅要容才,更要育才,精化其长处,优化其短处,发挥出人才其最大的潜能。作为领导者,应该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特别是现在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要求更新知识,接受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育才已成为企业稳定人才的重要因素。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无论是集团的中层干部还是普通的机修工,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能胜任本职工作,那就是人才,就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培训。该集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有计划地组织人才外出学习、参观,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领导者要明确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形势发展的需求,自觉地、有计划地培育和造就人才,对现有人才要舍得投资进行再培养,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人艺术已经成为领导者磨练内功、改善经营、不断增强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的重要课题。领导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是一门复杂精细的领导艺术,如何识才、用才、育才等方面互为前提、互为保证,缺一不可。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在战略思想上遵循“下雨打伞”的自然法则,学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同时,在管理风格上要随势而变,像水一样灵活,对人才的采用不拘一格。当然,文中的说法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领导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寻找出适合自身风格的领导艺术。
参考文献:
1、安维 孙健升:《现代企业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1月第5次印刷,第269、271页。
2、[美国]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22-323页。
3、王立新:《领导用人艺术通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年,第16、63页。
4、杨嵩:《为官之道》,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6年8月,第363页。
5、冯秋婷:《西方领导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8-189页。
6、陈荣秋: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8-89页
7、徐建平:《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5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