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若要减少遭遇反倾销调查的风险,就要规范自身的出口行为,企业若实行低价出口,容易给进口国造成倾销印象。目前众多出口企业为争夺同一国际市场,不惜亏本出口,恶性竞争,扰乱了国内的出口市场秩序。纯粹靠价格竞争占领市场是一种短期的经营行为,它可能会带来暂时的经济效益,但难于永久地占领市场。
(三)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附加值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容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于正常价格倾销”的印象。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发展这类产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对外贸易中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可以摆脱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同时最终也能有效的避免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于技术创新才是我国企业长久发展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这种“以价取胜”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成为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因此,出口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争取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已迫在眉睫。企业应积极跟踪、关注自身发展的前沿,掌握、获取相关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所用,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推出自有品牌,进一步提高出口效力,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创立国际知名品牌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值,树立名牌企业形象。
(四)行业应该组成商会行会等团体组织共同应对反倾销调查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的行业,既容易成为反倾销攻击的目标,也容易在后期的应诉中败诉。这是因为各企业在没有相应商会或其他行业组织的统一协调下,行业内部容易恶性竞争,在对外贸易中则表现为内耗,不断压低商品价格,导致疑似“倾销”的外部假象。在应诉过程中由于单个企业精力经费有限,在应诉的效益与投入比上也不客观,因此很容易造成缺席乃至败诉。因此,成立专门的行会商会,用来专门应对此类的贸易纠纷,就很容易做到有的放矢,行业协会还可在业内企业中充分开展协调工作,规范企业行为,组织各个企业有序地进行出口,防范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形成有序的出口局面,为企业应诉及开拓其它国家市场规避反倾销风险提供了指导。在反倾销应诉阶段,行会和商会将以全行业的利益为重,规范企业行为。为防止企业遭受反倾销,行业协会应以全行业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全行业的胜诉为最终目标。行会和商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对机构,可以在反倾销案件发起之前就有效避免,在反倾销案件立案之后也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应对,以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
(五)强化政府在反倾销应对中的职能作用
(1)前文提到,反倾销本身带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因此很多反倾销案件都包含着外交方面的因素,政府应该首先强化的外交职能。政府对反倾销应对的重视和参与,对整顿出口市场、增加企业最终取得反倾销胜诉几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摆明厉害关系,阐明贸易纠纷给双方带来的贸易利益损失和外交关系的恶化,引起对方政府的重视,让对方政府能够从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反倾销幅度。这些外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倾销案件的产生,即便是没有避免也可以大大减少贸易损失。
(2)政府应当统筹调控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的贸易行为,防止恶性竞争,保护依法经营的出口企业的权益,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推动国内出口市场稳定、有序地健康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发生。政府除了在国内加大立法以便在源头上杜绝反倾销的产生外,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政规定,强制要求涉案企业进行应诉,通过行政手段和其他手段对不参加应诉或应诉消极的出口企业,尤其是涉案金额大的出口企业采取必要的惩罚,改变企业“被动”应诉的局面。
(3)政府应当完善贸易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贸易纠纷预警机制。适时提醒高危行业企业规范出口行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商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也顺应供信息公开的趋势,满足公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权威的信息为国内企业随时了解国外市场情况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渠道。政府部门为做好政务公开,也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
(4)我国政府也应当积极推进反倾销法的建设,避免在国际贸易中的有矛无盾的局面。因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尚未完善,因此,进口国可以有恃无恐的针对中国产品加上倾销的罪名,而不必担心它们输入中国的产品遭到类似的调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制度至少可以有效地牵制他们贸易保护行为。进而间接减少我国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的可能。
五、结语
反倾销调查的大量增加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然经过的阶段。它一方面体现的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诸多相关产业的薄弱与不足;一方面给我国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却也对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检验作用了推动作用。它和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国际地位,资源环境,社会结构,乃至城市化化工业化进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行为,我们不能消极面对或者单纯地放弃自己的权益,而应该整合行业企业和国家的力量,积极应对,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积累足够的经验。一方面面对反倾销调查要积极应诉,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要在源头上尽力避免反倾销调查的产生。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转变产业结构,才能在以后的贸易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统计》
[2].张小峰:《WTO规则下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深层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9,4:103-105
[3].宋永辉,马少凌:《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1)
[4].梁颖慧:《浅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2:16-19
[5].王焕林:《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公共政策分析》,长沙湖南大学,2007
[6]. 赵亮,陶红军:《反倾销背后的贸易保护》,经济论坛,2005,19:33-34,7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