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包括组织机构、职员信息管理、岗位职责管理、人员招聘、使用、调配、解聘管理、培训管理等方面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立足规范性、共享性,通过跟踪每一员工的信息,可有效的管理员工基本情况、培训、技能、职称、业绩等内容,达到对人的高效管理,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8、工作周报管理
员工周报是公司工作沟通的一个有效工具,并与项目生命周期的公关阶段、实施实施、维护阶段相关联,系统按照员工周报中的阶段内容,自动生成市场公关周报、项目实施周报、部门周报等动态信息,以满足不同管理人员的需求。工作周报管理包括工作总结和计划输入、周报评价、部门工作量统计、公关项目、销售项目、工程项目、维护项目工作量统计,为人力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9、数据查询、统计
数据统计查询:在保证各种业务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可以在基础数据上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逐步建立起中间层次的数据,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打下数据基础。
关联数据查询:因为联信EPM系统理顺了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数据关系,因此可以进行数据的跟踪查询,不仅可以从公关项目查询到与之相关的项目合同信息、项目信息,也可以从维护项目追踪到公关项目,从而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这样通过联信EPM数据查询系统,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动态地查询到各类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10、消息系统
联信EPM将企业的项目管理和邮件系统、短信服务等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项目管理中产生的信息随时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到相应人员,信息沟通的及时、畅捷。同时ERP系统的后台监控程序对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必要时系统自动发送通知和警告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得到处理。
11、知识管理
IT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在知识型组织中,项目管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企业知识网络的一部分,知识型企业的项目管理强调的是知识的管理、搜集和创新。
联信EPM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知识信息的搜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业务流程中,EPM系统不仅解决了市场公关、项目实施、设备采购等流程中的格式化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业务人员随时可以了解各阶段相关的制度、流程、质量记录等参考资料,也可以将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文档资料、图片等信息,以资料的形式进行收集、整理和沉淀,这样将知识管理同项目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知识管理而而搜集信息。通过联信EPM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客户资料、标书资料、合作伙伴资料、竞争对手资料、合同资料、项目技术资料、维护资料等内容,相关人员可以按照权限规,进行资料的共享。例如在知识管理平台上,能够查阅公司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等业务领域,在电信运营商、烟草、政府、电力、煤炭等主要行业的典型成功案例上百个;所有供应商每年资质调查、业绩评定资料;每个项目对应的所有采购合同电子版、供货时间、保修期限、付款记录、发票报销信息等。
(三)联信永益项目管理系统所包含的基础管理思想
联信EPM系统由三条主线构成,既项目生命周期主线,费用控制主线,人力资源管理主线。 项目生命周期主线:把市场信息收集、项目公关、合同签定、项目组织实施、验收测试、后期维护等阶段作为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种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知识信息、流程控制信息组织在一个统一的工作流内,利用工作流的协同与控制,辅助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对项目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满足用户的需求。
资金费用控制主线:以贯穿项目生命周期所发生费用预算、统计、分析作为第二条主线,把项目公关、商品采购、项目实施、维护服务中产生的各种费用,按阶段、分层次的进行核算和汇总,达到项目实施中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同步运行。系统不仅能够按部门、费用类别进行费用预算控制和分类统计,而且能够追溯各项费用的来龙去脉,为财务分析打下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主线:明确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培养,加强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力资源的调配和人力成本管理,动态监督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发挥各类人员在供需链中的能动作用,使供应链成为一个高效的增值链,最终培养出一只优秀团队。
按照上述三条主线,联信EPM整体应用模型如下所示:
(四)项目管理系统发挥的作用分析
联信EPM是从企业宏观角度,为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支持,从市场人员、到项目经理,从基层管理人员到高层经理,为不同的人员,提供不同的支持,做到信息从那里发生,就从那里搜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实现“在适当的时间,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适当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联信EPM系统主要发挥的作用:
1、业务高度集成。
联信EPM是公司IT平台的核心,支持各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内部资源与任务的协调和控制,内容涵盖客户关系管理(CRM)、公关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采购合同管理、维护项目管理、费用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并将这些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贯穿于供应链(客户、公司内部业务、供应商)的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动态企业模型。
采用动态工作流和基于岗位角色的软件开发技术,使软件功能模块独立于组织机构,独立与具体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配置,从而达到支持公司整体业务重组的需求,使软件适应于高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3、信息驱动。
采用信息流驱动技术驱动工作流前进。数据提交后按照"任务单"的方式,自动生成审核信息,并出现在审核人员的个人平台界面内,后台程序对审核信息进行监控,并用颜色预警、Email、短信息等沟通方式,督促审核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克服工作流中信息"阻塞"现象,提高工作流的协调与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各项工作的处理速度,保证关键业务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联信EPM在完成结构化信息管理的同时,将企业各业务流程中产生的非结构化信息,如各类文档资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关于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这样通过联信EPM系统不仅能了解项目的计划、费用等信息,也可以查询到项目各阶段产生的资料信息,这样的项目信息才是“全面”的。联信EPM将企业的格式化数据流和非格式化文件流统一在一个系统内,为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这点对靠技术“吃饭”的高科技企业尤为重要。
5、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
联信EPM不仅界面形式统一,功能强大,而且利用界面提供的数据分组、排序、过滤等数据组织功能,可以按照不同人员的要求,制作出多种数据组织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人员从不同角度数据查询的需要。此外系统提供的综合数据查询模块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提供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项目管理是公司的核心能力。真正细致的管理是对不同用户的有效区分和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而项目管理是熟悉业务的最好方式。”这是在系统集成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联信永益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感悟。
五、结束语
联信永益公司八年的发展之路是顺利的,也是艰辛的。2010年3月联信永益公司成功上市,开始了她新一轮的发展探索。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联信永益的的发展轨迹,是与她的核心能力息息相关的。而逐步发展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系统集成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正在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詹姆斯.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3.罗伯特•格兰特.《公司战略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4.戴维J科莉斯等.公司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余来文.《管理竞争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6.余来文.《战略决定成败》[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7.余来文、杜跃平、安立仁.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创新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6(4)
8.《访联信永益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俭》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2009年05月26日
9.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2期。
10.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0期。
11.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
12.贺小刚:“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4期。
13.黄继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