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第二阶段: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其组织形式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由独立企业或合伙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其治理模式也由古典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转变。家族企业中的组织成员结构也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扩张。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首先,家族企业内部成员权力、利益纷争。其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当家族企业无法抵御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扩大规模受制于资金短缺时,家族企业就会出让部分所有权以吸引人才和资金,来满足内部管理和扩大业务所需。此时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权虽仍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但来自家族外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在不断增多,并占据着部分高层管理职位。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开始注意参股和实行股权多元化,注重吸纳家族外部的人才,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规范。
第三阶段:一些家族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要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必要走法人治理的道理,规范经营和管理,逐步发展为公众化公司,他们开始组建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等组织和相应制度,逐渐向规范的现代企业过渡,他们用股权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盟,并开始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立起家族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吸引普通投资者加盟。
笔者所经历的三大企业中,九江联盛集团、九江财兴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均处于家族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并正在向第三阶段迈进。而仁和集团通过“借壳上市”将原“九江化纤”的壳资源买入,以注入资产方式成功实现了曲线上市,当年仁和集团掌门人杨文龙个人资产增值近10倍,达20亿以上,接下来的几年通过增发配股成功融资7亿余元,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以上是家族企业顺利发展的三阶段,但大多数的中国家族企业创业过程和发展轨迹却在不断地演绎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中国家族企业在其初始创业阶段,通常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极富竞争力和开创精神,对各种机会的把握和利用也总是恰到好处,从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和业绩,有了一段为时不长但速度极快的膨胀发展阶段,并得以迅速崛起。但是,接下来他们就会面临发展的瓶劲,这时候他们有的停止了前行的脚步,有的迷失了目标和方向,有的甚至表现出一系列非理性行为,有的则从此江河日下、迅速衰败。所以出现文章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平均年龄不到5年。这不能不令人惋惜和深思:是什么原因制约着中国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如何才能突破瓶劲,强大起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式进行深入地分析,以探求家族企业扬长避短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家族企业的优势分析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具有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
1.家族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创业时期,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类似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家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人才,企业出于安全考虑和加强企业内部认同的需要,其成员的挑选往往首先来自于经营者的同宗、同乡、同学等,血缘的亲近更容易达成组织成员间的信任、默契和服从,他们全情投入,团结奋斗,甚至可以不计报酬,能够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实现快速崛起。企业形成规模之后,家族企业成员之间也会形成一种较紧密的关系,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封闭型的组织,这样就形成了家族企业独有的凝聚力。
2.家族企业有共同的长远目标。由于企业的发展与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们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为使企业发展战略保持在一种相对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状态之中,会建立和形成共同的长远目标。这是家族企业区别与其他企业最显著的优势。企业发展战略的连贯性和完整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目标,唯有目标明确的人才会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家族企业的领导者通常比较固定,大多不会出现突然更替的意外事件,而且领导权一般会世袭继承,并从小有目的地培养接班人,这样领导者制定的长期发展计划由于权力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可以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
3.家族企业的领导者通常具有先天素质和坚韧不拨的性格。家族企业一般都是白手起家,创业者一般都具有聪慧、勤奋的特质,他们善于把握出现的机遇,在工作中会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尽其所能,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精神也会取得员工的认同。他们通常热爱学习,为了把自己亲手建立的公司经营好,他们会积极地参加各种高层次的培训,掌握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把使下一代能继承企业的经营,他们会总结自己的经营经验供借鉴,同时让下一代很早就受到经商方面能力的培训,使他们很早就可接手公司经营的事务。
4.家族企业的机制比较灵活,决策迅速。以家族整体利益来看,在通常情况下,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各成员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外部尤其是市场变化的信息能很快传递至企业的每位成员;同时,家长制的权威领导,可使得公司的决策速度最快;在执行上,由于内部信息沟通顺畅,成员之间容易达成共识,使企业执行力加强;家族整体利益使得家族成员本身具有更高的诱因努力工作,自然地帮助公司的价值趋向最大化。
5.家族企业的心理契约成本低,监控成本低。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彼此间的信任及了解的程度远高于其它非家族企业的成员,家族企业成员之间可能负担较低心理契约成本。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家族企业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加上心理契约成本较低,再加上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家族企业的总代理成本可能较非家族企业为低。 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间特有的信任关系和相对很低的沟通成本,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有力源泉。
(二)家族企业的劣势分析
通过以上对家族企业优势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家族企业的创业阶段和初级阶段的家长式管理模式。一旦家族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寻求再发展时,家长式管理模式就会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不足,成为企业发展有瓶颈。就世界范围而言,家族企业中3O%能够生存到第二代,只有1O%能够“活”过第三代。而“富不过三代”——家族企业的“三代之痒”更成为中国式家族企业的普遍担忧。那么,使家族企业如此“短命"的”“病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不烦来分析一下家族企业的劣势:
1.家长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一些家族企业在赚到一点钱后,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就开始飘飘然,时时以元老自居,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刻意去树立绝对权威,甚至搞个人崇拜,听不得反对意见,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活力减弱;有的管理者经营思想观念落后,只知道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有的企业为追求时髦,搞多角化经营,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又不吸收新经营项目的专业人才,盲目进入,结果必定导致企业的衰败。企业战略的选择及制订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未来。家族企业发生战略决策失误和经营者的素质很有关系,文化素质的低下或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必然容易导致其判断错误,而决策的失误很容易会断送整个企业。眼下,很多赚了钱的家族企业都眼馋于房地产业利润高来钱快,也想在这场热潮中多分几杯羮,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为我们展示,一旦房地产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危机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2.家族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我们的一些家族企业不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事实来管理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看似事必躬亲,管得宽,抓得细,实际既辛苦,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且容易出问题。以人情代替制度,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漏洞、经济的损失和亲情的失落。之所以会这样,一是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认为制度是假大空,没有用;二是即使有了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环境变化了企业发展了,还沿用老一套;无法起到应有的效用;三是只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走过场,搞形式,把制度贴在墙上,实际却不按制度办事;四是平日信誓旦旦,一有亲友、熟人掺和在里面,就感情用事,丧失原则立场,甚至自己一套,别人一套,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赏罚不均,执法不严,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一些家族企业界组织机构混乱,权力界限、工作职能划分不清,工作内容互相交叉。在一些企业里,往往是董事长管总经理该管的事,总经理又管董事长该管的事。一方面造成了工作的混乱,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决策体系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目前我曾经呆过的一家企业,其老总无论智商或是管理水平都是令人佩服的,但企业唯他独尊,公司一级会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是他在发言,这样的企业无论暂时发展得多么好,它的未来都是不容乐观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发挥团队的力量,企业就没有什么发展后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