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筹资方式日益多元化。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分两种,即自有资金筹资方式和债务资金筹资方式。自有资金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内部积累;债务资金筹资方式则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和融资租赁。
(一)自有资金筹资方式
1.吸收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吸收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包括:首先,由于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根据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寡来计算的,因此资金成本较高。其次,采用吸收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相适应的经营控制权。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甚至会对企业实行完全控制。
2.发行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劵,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有股价的凭证,它代表了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发行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权益资金最常见的方式。以股东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大小为标准,可以将股票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
(1)普通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具有管理权、股利不固定的股票,发行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公司有盈余,并认为适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配给股东。
企业通过普通股筹资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发行普通股筹措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这对保证中小企业对资本的最低需要、维持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经营波动给公司带来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由于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较小。第三,发行普通股筹集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实力,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最后,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普通股筹资的缺点包括:首先,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较高。投资者投资于普通股所冒的风险较大,因此要求的投资回报也就高,并且股利应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无抵税作用。其次,普通股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此外,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发股价的下跌。
(2)优先股是具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它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其优先权主要表现再优先分配股利和优先分配剩余资产上。优先股股利除数额固定外,还必须在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支付。
优先股筹资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事实上等于使用的是一笔无限期的贷款,无偿还本金义务,也无需做再筹资计划。但大多数优先股又附有收回条款,这就使得使用这种资金更有弹性。第二,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一般而言,优先股都采用固定股利,但固定股利的支付并不构成公司的法定义务。当公司经营情况不好时,可以不支付股息而留待以后支付。第三,有利于增强公司信誉。从法律上讲,优先股股本属于自有资本,因而,发行优先股扩大了权益基础,可适当增强公司的信誉,提高公司的借款举债能力。第四,保持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因为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投票权,所以公司能够避免优先股股东参与投票而分割掉对公司的控制权,有效地保持了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支配地位。
优先股筹资的缺点包括:首先,优先股筹资成本较高。优先股所支付的股利要从税后净利润中支付,不能抵税。其次,筹资限制多。发行优先股,通常有许多限制条款,例如,对普通股股利支付上的限制,对公司借债限制等。此外,优先股要求支付固定股利,但又不能在税前扣除,当盈利下降时,优先股的股利可能会成为公司一项较重的财务负担。
3.内部积累
内部积累是指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按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资本公积金等。企业通过内部方式筹集资金既有利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又可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因此它是各个企业长期采用的筹资方式。其筹资风险小、筹资速度较快、成本低。
(二)债务资金筹资方式
1.银行贷款
银行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目前,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银行借款筹资具备的优点首先是筹资速度快。采用向银行借款方式,相对来讲借款程序较为简单,只要符合贷款条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能够满足公司及时的资金需要。其次,资金成本低。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因此也减少了交易成本,无需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第三,借款弹性好。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面谈,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最后,借款利息费用固定,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对于银行借款,银行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若经营有方,资本利润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就可获利。
银行贷款的缺点主要包括:第一,筹资数额有限。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中小企业利用银行借款筹资有一定资金上的限制。第二,限制条款较多。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三,财务风险较大。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
2.发行债券
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劵。发行公司债券是公司筹集负债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点有:第一,筹资成本较低。这是因为债券的发行费用比发行股票低,债券的利息在所得税前支付,发行公司实际享受了扣减所得税的优惠。第二,发行债券,只需支付给债券持有人固定的利息,无论公司盈利有多少,都不必在规定的利息上多支付一分钱,企业利用债券筹资带来的收益会大大高于其筹资成本,因此能够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第三,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不用担心控制权旁落,因此能够保证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发行债券筹资的缺点:第一,财务风险较高。债券筹资有固定的到期日,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第二,限制条款较多。发行债券要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因而往往规定有许多限制条款,从而导致企业财务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筹资额有限。发行债券筹资,其数额大小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扩张。
3.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进行的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行为。利用延期付款方式购入企业所需的产品,或利用预先收入贷款,延期交付产品的方式得到一笔短期的资金。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第一,筹资便利。商业信用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属于自然性筹资,事先不必规划,方便灵活。第二,筹资成本低,甚至不发生筹资成本。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会发生筹资成本。第三,限制条件少。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一类的筹资方式相比,没有复杂的手续和各种附加条件,也不需抵押担保。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第一,所筹资金利用时间较短。商业信用的期限一般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会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则要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第二,有一定的风险。付款方如果到期不支付货款,长时间拖欠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信誉,造成今后筹资的困难;收款方如果在较长时期内不能收回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造成公司生产经营的困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