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从行业角度来看,相对于前面所提到传统货运业务,现代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应当走入新业务的时代——在完成港到港的基础上,全面完成门到门。而且可以完成增值服务和物流服务的货运代理业务。这样的业务素质才能够对潜在进入者形成高的壁垒,造成并不是一般的货代企业都能胜任的业务环境。如何形成壁垒呢?首先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来完成客户在整个物流业务运输中所需款项的全面垫付。这样的做法是基于船公司近年来的策略变化——2009年起,青岛地区的船公司处于保守的风险预期,要求代理对货款进行大额垫付,并且很大的缩短了收账周期。如MOL现在的做法是跟代理签订限额,达到限额就会扣单(即到期代理不肯垫付货款就不给代理签单的资格。其次是在全世界各国都要有自己的布点和代理,同时布点和代理也要有相同强大的实力来完成其在所在国的货运代理业务。另外做好增值服务也要需要其在运输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包装、流通加工、仓储、保管、配送等各方面也要同时具备很强的能力和设施。做好物流服务,更需要货运代理公司拥有自己的仓储,自己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施,自己的运输设备、熟悉客户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反修等全部供应链环节。这都是新进入者很难做到的,进入新型货运业务阶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着很强的技术、资金、规模、网点和知识方面的高限制。
(三)针对客户的议价能力
目前青岛地区的国际货物运输行业由零散的公司所组成,没有哪一家货代公司可以控制价格,或者垄断某类国际货物运输。这种行情与强势的船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购买者(客户)来讲,选择的余地较广。所以,购买者可以说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因此,想要削弱客户端的议价能力,就要从前面所述的提高服务层级,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公司实力入手。
货代行业的消费者主要来源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早已纳入众多货运代理的视线,当然也逃不出船公司的法眼。这里补充一点新鲜的观点——降低客户的议价能力,还需要重视公司信息资源的保密。
为了争抢市场,船公司如MOL要求代理在订舱时出具详细的客户信息。若代理出具的信息可以使船公司达到自行揽到大客户的目的,那么毋庸置疑的,这个客户资源会被船公司抢去。重视信息的保密,与船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四)针对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青岛地区国际海运代理公司的供货商是船公司。
关于船公司的议价能力,海运行业的“卖方市场规则”是不成文的定律。船公司议价能力过强是行业潜规则,这是无法改变的现状。本文不做过多评述。
(五)针对替代产品
海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替代产品,从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是空运或者陆运替代海运,会对从事海运货代的公司构成威胁。
从空运替代海运视角来看,威胁不足为惧。因为空运虽然具备快捷优势,但是空运的价格和海运不可同日而语,海运占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更加重要的是,海运能够参与运输以及海运国际货代可以提供服务的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是针对各种危险品以及重量或者体积庞大的货物),因此空运和海运进行交叉竞争的交集幅度小,空运的替代性不会对从事海运代理的公司构成威胁。
从陆运替代海运的视角来看,威胁更加渺小。所谓海运,是指海上运输;所谓陆运,是指陆上运输。我们常常听说国际海运,但是对于“国际陆运”几乎闻所未闻。对于跨国运输来说,国际海运行业的业务范围在于需要跨越大洋的国家间进行运输。陆上运输与国际海运不存在业务范围上的交集,故不构成威胁。
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空运以及陆运不但不会对国际海运行业构成威胁,反而会产生彼此促进的作用。
以国际空运为例。介于空运存在安全快捷的优势,货主一样通过空运运输样品。当国外收货方对样品表示满意需要订购的时候,货主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会选择委托国际海运代理公司来运输大宗商品。
陆运与海运更加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国际海运的运输范围是港口到港口,如果货物需要运送到内陆就要利用陆运。举例来说,一批货物需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送到中国的西安。那么这样的货物就需要先走海运,从阿姆斯特丹到青岛,再从青岛通过陆运运输到西安。反之亦然。因此,国际海运与陆运往往是分不开的,起到的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综述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原理,从青岛地区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潜在加入竞争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船公司)的议价能力,购买者(SHIPPER)的议价能力,以及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情况。根据五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不需要考虑的是船公司的议价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威胁,也就是说,青岛地区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在于提高潜加入者的壁垒、降低客户的议价能力以及提高自身实力与同行业竞争者抗衡三方面。基于青岛地区相对较低水平的货运代理行业,我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完善服务层级,增加服务种类;通过与船公司保持良好关系以及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网点的开发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的代理业务;通过良好的信息保密工作稳住自己的市场份额;通过并购或者其他扩张手段实现做大做强做出招牌的实现外部的扩张。
希望,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民族色彩和本土特色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会走的越来越稳健!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物流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6.阿保荣司.物流系统.(日)税务经理协会.1991,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