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事件营销不断。所谓事件营销(eventmarketing),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手段和方式。(注释2)“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神州五号成功上天”“摩根士丹利参股”“蒙牛香港上市”“老牛捐股”还有“蒙牛内幕”、“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等,在蒙牛品牌成长道路上,每一步都与国内重要事件有故事,蒙牛仅仅抓住“公益”、“公众”,利用的公益事业树立企业正面形象。并且在策略的执行和后期的跟进上,蒙牛有科学的机制和流程。在蒙牛现行的机制下,任何一个项目,起初的论证都很严谨,甚至会有不同意见的激烈冲突;但是,决策层一旦敲定目标,企业所有相关资源都必须向这一目标集中。
5、蒙牛资本运作优势,步步为营
资本运作:即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简言之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和以小变大、以无生有的诀窍和手段。(注释3)
资本运作的主要运作方式:
(1)按照资本运作的扩张与收缩方式分为:扩张型资本运作和收缩型资本运作。
扩张型资本运作:具体分为纵向心型资本运作、横向型资本运作和混合型资本运作。
收缩型资本运作:具体分为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份回购等。
(2)按照资本运作的内涵和外延方式分为:内涵式资本运作和外延式资本运作。
内涵式资本运作:包括实业投资、上市融资、企业内部业务重组。
外延式资本运作:包括收购兼并、企业持股联盟以及企业对外的风险投资和金融投资等。(注释4)
蒙牛乳业的资本运作是神话创造者,从企业原始资源的积累到2004年6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从成立到上市不到6年的时间,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树立一个成功典范。
1999年注册资本1398万元,连设备都无法购买,2002年12月19日,与美国摩根士丹利、香港鼎晖、英国英联三家公司签订投资入股合作协议,三家公司一次性向蒙牛投资26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共持有蒙牛乳业约32%的股份。时隔一年,在2003年第四季度,这三家国际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增资扩股3500万美元,至此,蒙牛成为摩根士丹利在亚洲地区直接投资额最大的企业。在获得这些相当多数目的可支配资金之后,蒙牛开始了一系列产业扩张。 经过与海外资本合作,蒙牛视野投放到上市目标,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蒙牛在2004年6月10日成功上市,面值每股0.10港元,发售价定在最高端(3.925港元),发行新股2.5亿股,作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乳制品企业,蒙牛共募集国际资本13.7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56亿元。上市后,蒙牛的底气更足了,便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2005年8月,6周岁的蒙牛在液态奶、冰淇淋和其他乳制品处于行业领先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征战以婴幼儿奶粉为主的高档配方奶粉市场。合作方是在中国默默无闻,而实际上却是规模仅次于雀巢公司的全球第二大乳业公司——阿拉•福兹公司。二者共同投资5.4亿元人民币,联合组建一个设计规模为年产奶粉2万吨——国内属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粉厂。蒙牛对行业的整合力和冲击力随着品牌的成长和充裕的资本不断增强,作为成立仅仅6年多就跨入百亿行列的乳业巨头。
三、蒙牛乳业成功关键因素的结论
蒙牛乳业的成功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企业创始人的创业信心形成企业战略规划的长远目标,在高效执行力的团队推动下,逐步实践企业规划方案,及时调整战术方案,以点带面复制成功经验,不管在市场上还是资本里抓住每一个机遇,从无市场变大市场,从无资本变外来资本,把简单的事件变成品牌的成才催化剂,把一个资源整合成双赢的结果,蒙牛就是在无数个偶然里又促成了企业发展超速必然。每个企业发展路径不同,但归根结底,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遵循3项关键成功因素,促使企业发展少走弯路。
(一)企业内部条件是基础
1、引领企业发展的灵魂人物,即企业发起人,具备较强的个人魅力,能够成为企业精神的象征,号召全体企业人员万众一心,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能够带领企业前进的舵手。
2、企业目标战略的设定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需要;是否在行业中有发展的前景等等。企业设计之初违背企业外部环境规律,必将逃不过市场的检验。
3、企业人才的层次决定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开发的力度、企业管理的高度等等,企业人才的形成分经验型和理论型,两者合而为一,才是符合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特别是企业发展扩张时对人才的选拔尤为关键,同时在企业发展成熟后应避免亲属裙带关系造成团队的内耗。
4、企业资金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外部条件是助推器
1、企业与政府关系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变,不断地在调整,现阶段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分离,政府与企业的“父子关系”脱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但企业需要政府职能的支持,需要政府政策的指引。
2、企业在行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竞争手段,因此,对本行业的竞争态势必须有准确评估,并有符合竞争需要的相对方案,知己知彼。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