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不懂沟通的经理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考核制度都无法弥补经理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考核者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开始就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司解决的问题。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正式是事先计划和安排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经理参加的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非正式沟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闲聊、走动式交谈等。在实际应用时最好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沟通方式。而绩效考核的过程就要分别作出一下两种沟通:
1.考核前的沟通
绩效考核可不是用拿来主义就可以操作的,它需要一个温床才能生根发芽。绩效考核的前期教育是实施绩效考核的第一部,没有这个做铺垫,绩效考核就如寒冬种下的花草,虽然有短暂的美丽,但结局一定是枯萎。所以,人力资源工作者一定要实施绩效考核“全民教育”。对企业设定的绩效考核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对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它对企业、对员工都有哪些好处,它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哪些关系?要让员工真正的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他们的益处,他们才可能在日后的实施中给予积极的配合。如果不进行讲解,大多数人都把绩效考核看成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监管,一种处罚,那又何谈配合与执行呢?也难怪人力资源工作者们早早的就战死在沙场。
2.考核后的沟通
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责任的设置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并向全体员工公开,以吸引员工参加,而且在评估中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保证整个评估过程的透明度,这样才能使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信任感,对考核结果持理解、接受的态度。同时,绩效评估的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评估的激励、奖惩、培训和教育的作用,可能导致员工不信任、不合作的后果。绩效反馈的主要方式是绩效面谈,因为只有通过绩效面谈,才可能让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绩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身今后努力的方向。在面谈中,应注意双向沟通、多问少讲,做到问题诊断与辅导并重,不仅谈论过去,更要立足未来。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的期望、目标和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六)建立考核投诉、申诉制度
考核申诉产生的原因,一是考核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二是员工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因此要做到:
1.建立一定的程序,以从制度上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化,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应有作用。处理考核申诉,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处理考核申诉时要注意尊重员工个人的意见,认真分析员工所提出的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果是员工自己的问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考核标准为准绳,对员工进行说服和帮助;如果是组织方面的问题,则必须对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改正。
2.要把处理考核申诉过程作为互动互进的过程,当员工提出考核申诉时,组织应当把它当作一个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员工提高绩效的机会。
3.处理考核申诉时应当把令申诉者信服的处理结果告诉员工。如果申诉的问题属于考核体系的问题,则应当完善考核体系;如果是考核者的问题,应当将有关问题反馈给考核者,以使其改进;如果确实是员工的问题,就应该拿出使员工信服的证据和做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五、总结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绩效考核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能够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组合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本文也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引文注释:
(注1)邓盛发:《广西企业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63页。
(注2)邓盛发:《广西企业研究与发展》,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119页。
(注3)孙国志:《企业信用调查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第121页
(注4)黄子华:《广西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调查与分析》,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第60页
(注5)滕增根:《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调查与分析》,广西音像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81页
(注6)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系统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注7)加里.德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六版
参考文献
1.邓盛发:《广西企业研究与发展》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2. 加里.德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六版
3. 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三版
4.孙国志:《企业调查实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5.蒲小雷:《企业绩效管理典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6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管理科学》(2004-2007)
8. 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9.黄子华:《广西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调查与分析》,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11.滕增根:《民营企业绩效管理调查与分析》,广西音像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3.《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系统开发与管理》 彭剑锋、饶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 劳伦斯.S.克雷曼著孙非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15.《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 加里.德斯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第三版 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世界五百强企业管理标准研究中心,《绩效测评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