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一)

销售价格:

【摘要】: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票据市场目前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亟待深化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本文先从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史及票据市场的特性,讲述了票据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发挥的巨大作用,然后针对我国目前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票据市场存在突出问题及形成原因,在前瞻今后票据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完善我国票据市场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票据市场;中央银行;信用体系;措施对策

    【正文】:自从1986年人民银行正式开办对专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以来,票据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在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票据市场规模也迅速扩大,票据业务量急剧上升,票据业务品种不断创新,票据市场和票据业务呈现勃勃生机。但是与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相比,票据市场的发展仍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制约票据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发展滞后的原因,总结出现代票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票据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票据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问题概述

    (一)我国票据的演进发展

    1.初步发展阶段。

    新中国的票据业务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事业的日益扩大,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多,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立票据市场的客观要求,因此,作为短期资金市场的基础部分—票据市场开始逐步发育。1982年人民银行倡导推行“三票一卡”(即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可以说是中国票据市场的开端。1986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办了对专业银行的再贴现业务,1993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汇票办法》,对商业票据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快速发展阶段。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正式颁布实施,《票据法》的实施对有效规范票据行为,保证票据的正常使用和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继而先后出台了8个关于票据的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法律框架。商业汇票承兑余额由1995年的 865亿元增至2005年的19600亿元,承兑发生额由2424亿元增加到44500亿元,分别增长21.66倍和17.36倍,同期,金融机构办理的票据贴现量由1412亿元增加到67500亿元,票据贴现余额由150亿元增加到13800亿元,分别增长46.80倍和91倍(注1)。票据市场在经历了近年来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亟待深化的关键性历史时期。

    (二)票据市场的概述

    1.票据的概念及分类。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委托人在见票或委托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我国现行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基本上与国际通行的票据一致,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同时又兼顾我国商业信用较差、需要用银行信用来推动票据使用的这种国情,将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本票仅限于银行本票,支票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2.票据的行为特征。

    票据的行为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第一、要式性:各种票据行为都是严格的要式行为,即法律对每种行为的程序和方式都做了规定。第二、无因性:票据行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就发生效力,不受原因关系或资金关系的影响。第三、文义性:票据上的所有权利义务关系均以票据上的文字记载为依据。第四、票据上有多个票据行为时,各个行为都独立发生效力,互不影响。

    3.票据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用。

    票据市场,是指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从我国近二十年票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票据市场对经济促进和金融深化的现实重大效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投融资效用。票据融资是企业最原始的融资行为,企业在流通手段不足时,签发商业票据是企业自己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同时,持有未到期票据的企业出现短期资金困难时,可将手中的票据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得资金。所以,相对于资本市场资金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票据融资是企业最为便捷的方式。票据市场的投资功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企业和居民都可以将其闲散资金投资于票据市场。(2)优化资源配置效用。票据市场上的资金会自发地向优化行业和优秀企业集中,从而发挥强大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用。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市场可以调整其信贷资金配置,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提高盈利能力。由于它把信贷资金的发放和收回与商品的销售、货款回笼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强化了信贷的制约作用。同时由于贴现优先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销路好、还款信用好的企业,因而一般来说都是较高质量的信贷资产。贴现期限短,周转快,同信用放款相比,明显减少了信贷资金占用,提高了信贷资金使用效率。(3)宏观调控效用。票据市场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作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对调节货币供应量起着“变速箱”的作用。当银行由于资金发生暂时困难而处于困境时,央行通过再贴现帮助这些金融机构渡过难关,起“安全阀”的作用。同时,再贴现对市场利率产生“宣示效应”,起“指示灯”的作用。(4)信用评价揭示效用。诚实守信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接受,信用度低的企业,其票据在市场上就会被广泛排斥。通过票据市场上各企业票据的广泛接受或排斥程度,可以反映出各企业的诚实守信程度高低。商业信用的票据化,有利于克服商业信用盲目、自发、不规范的缺陷,使商品的信用交易规范化。同时,商业汇票通过贴现转化为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票据 市场 现状 完善 措施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