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
“现代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信息化和网络化” (注1)。本文通过物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分析,物流成本控制上的软件介绍,以某物流企业实施成本控制软件为具体案例,论述了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阐述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整个过程,对物流企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将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物流、成本、信息化、作业。
【正文】: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要求有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物流业的成本管理又是重中之重,被称为"第三利润来源"。(注2)与传统行业的成本控制相比,物流业的成本控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构建便捷的信息化处理平台成为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物流行业成本管理的特殊性:
(一)物流成本的定义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注3)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特殊性
物流企业作为典型的流通服务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再是有形的产品,成本管理的中心是物流过程的一系列作业活动,一个客户、一份定单的收益是靠作业活动中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消耗创造的。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关联性强的特殊性。
物流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在物流各项功能之间,某一种功能成本的降低,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由于构成物流成本的元素众多,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工作千头万绪。面对如此复杂的一个系统,必须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够从整体上全面降低企业成本,获得系统利润。
可见,融合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成本控制软件系统成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选择之一。
二、ABCS的原理及软件介绍
ABCS(Activity-basic cost system):作业基础预算和成本控制应用软件系统。融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理论中的系统建模、信息集成、过程控制等思想,总结出企业的价值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规划、流程再造做出模拟和科学定量的分析。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预算、成本核算与成本信息分析和应用结合起来,直至采取改善行动)、战略规划、预算、绩效管理报告等其它管理要素于一体的完整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一)ABCS理论原理
ABCS的理论基础是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突破了产品这个界限,而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其内在联系如图1。(注4)
图1 作业成本模型图
图1显示了作业成本计算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或服务。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图中的黑点),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本池(中间的小方框),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中间的椭圆)。
(二)ABCS功能介绍:
ABCS的构思理念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策略的思想。以ABCS平台构造的企业应用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动态化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如下:
1、作业基础预算子系统(ABB)
作业基础预算既包含了资源的预算, 也包含了作业的预算,并且在资源和作业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动态互动关系。是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系统。ABB涵盖了企业资源配置、成本计划和产品计划等内容。
(1)资源配置:ABB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情况,是由哪些作业的,如何消耗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采用何种作业组合能使资源的组合达到最优,看哪些作业活动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哪些作业还有改进的机会。便于决策层站在作业链全过程角度,从价值链整体优化的层面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实现整体计划的协调性。同时软件系统可以对各种可能的方案反复模拟,给出不同方案下将产生的结果(风险和瓶颈),指明过程控制中企业要关注的重点作业。然后将可行的预算转入执行阶段。
(2)产品成本计划:企业生产产品前就可以预计出产品的成本,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各种资源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依据系统不断更新的作业信息(资源配置状况、加工能力、工人的生产效率),最近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现有的生产能力,以企业未来活动的预测为基础,提前预知产品的成本结构,生成预期的成本。使企业的预算指标接近实际,并将预算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标准予以贯彻。实现对决策的支持和过程控制。
(3)产品生产计划(工作计划):产品的生产计划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根据产品BOM和加工工艺信息进行作业的计划,量化作业指标,如规定什么时间在哪道工序投入多少资源,该怎样投入等。生产计划一经确定,成本也就基本确定了,体现了产品成本注入的思想。
2、作业成本计算子系统(ABC)
ABC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得到精确的成本信息。成本计算贯穿了企业整个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1)事前计划成本的计算。只要提供了基础数据(如制造业的产品BOM和生产加工工艺),根据公司的作业能力水平(工序机台作业成本水平),就能够在事前计算产品/服务成本,满足成本估计和产品定价要求;
(2)事中预结成本的计算。作业量能够及时收集进入系统的前提下,系统可以随时按实际作业量基于费用计划价格来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预结成本运用了JIT的思想,突破了人们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思维定式,使成本计算实现了时空上的跨越,使得工作中心成本实现快速计算,用以考察成本的完成状态。把原来人们只能通过事后核算获得的滞后信息,提前到了事中和事前形成,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事后实结成本的计算:按实际作业量基于实际费用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计算要在实际费用完整计入后才能计算。
3、系统观、全局观下的ABCS
预算数据与核算数据是互相支持的,新的核算数据与原先下达的预算数据比较,如果认为新的核算数据更具有可信度,便可将其作为下一循环新的预算数据来使用。核算和预算的数据关系一方面互为起点,另一方面又互为终点。
企业的生产数据在整个体系中运转,企业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有计划的生产,有计划的销售。事前提出可行目标,事中进行有效控制,事后进行准确计算,计算出来的数据拿来作为下一次成本目标的制定。依据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不断进行自我组织和修正,使得企业处在一个不断改良的环境中。
只有在全局观、系统观下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使得公司在各个层面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能够持续降低。
(三)ABCS系统特点
1、ABCS的系统集成性、持续性、循环性
ABCS是一个集产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管理、过程成本控制、成本计划(预算)、订单成本预测、新产品定价等几大功能紧密集成于一体的有机系统。信息高度集成,设计信息、统计信息、工艺信息、材料信息、作业信息等的高度集成。把日常的核算同过程控制、成本计划在一个系统中相互呼应起来,形成过程互动,互为数据支持的循环系统,使企业成本持续降低,成为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平台。
2、ABCS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