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长期以来,顺德企业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和依赖于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是顺德家电企业的致命伤,也是顺德家电企业迟迟难以自我突破的瓶颈制约。顺德的支柱产业,大部分是属于传统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核心技术部分或关键元器件多数是从国外进口,企业大多重规模扩张、轻技术开发和储备。加工和制造导向的集群形成的只是规模优势而非创新优势,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力。顺德的经济总量大,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从经济增量的结构上来看,制造业的规模在加大,但附加值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以顺德家电企业为例,除了美的等几家大企业之外,众多的小企业因规模等条件所限,缺乏研发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众多的配套企业,更是没有技术可言,这严重地制约着顺德家电走向世界的竞争力。
(四)民营企业及其决策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家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兴衰。虽然在顺德的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一大批颇具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也出现了一些素质很高的民营企业家,但民营企业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致命的不是经济的落后,而是思想的落后。顺德民企的不少企业家存在着个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高新科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立足于家族式管理,小作坊式生产经营,思想守旧,小富即安,不够关心政治。不少学者认为,顺德的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产业升级慢,发展后劲不足,都与企业家素质有着直接关系。
三、顺德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为连续4年中国县域经济的冠军,顺德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顺德模式”。然而时至今日,如何在经济高基数基础上保持高增长?如何在“一花独放”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格局演变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一)产权制度要创新
产权制度的创新在于进一步明晰产权,彻底划清企业所有者自然人之间的产权边界。长期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都认为,民营企业产权是明晰的,从而导致了许多人没有认识到民营企业中也存在产权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狭隘地理解了产权的含义。明晰产权首先是要明确产权主体,即到底是谁拥有(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人投资主体或法人主体),拥有的比例大小。只要企业资产不在自然人之间界定清晰,其产权的排他性总是不严格的。只有在企业所有者内部界定了清晰的产权主体,企业的所有者才会把注意力从关心如何瓜分企业资产转向关心企业的积累。另外产权在企业所有者自然人之间界定还有利于减少由于相关人员的权、责、利不明确而产生的“搭便车行为”。企业作为一个团队,其效率源于有效地协调各种要素的集合,使各种要素在集合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偷懒,这就需要在产权制度明确权、责、利。
如何实现产权的社会化与公众化也是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重要问题。产权的社会化、公众化要求民营企业打破原有闭关自守的观念,股权向社会公众开放,引入社会公众股东和法人股东。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基本素质提高与规模的扩张要求在产权形式上予以突破,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产权的社会化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与范围扩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意义在于: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分散股东风险;强化激励;优化股权结构等。产权的社会化和公众化既可以通过员工持股、人力资本入股等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股票公开上市、法人持股等形式实现。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民营企业组织结构中,目前,公司制已成为主要选择,世界各国的实践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都证明,实现委托代理制,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今中国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产权归属影响公司治理。产权明晰的概念不仅意味着终极所有权的归属,同时,产权也意味着公司的结构和层次。顺德民营企业和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一样,其资本在产权上带有强烈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性质,这 “三缘”使得民营企业产权具有浓厚的宗法性,而不是严格的受市场规则的约束。“三缘”产权是阻碍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明晰产权转变“三缘”产权治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因此顺德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要在坚持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首先,要科学地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视会、总经理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引进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等方面有专长的外部独立董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专家咨询作用。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以局外人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是一语中地的。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8/8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