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6.资本经营:家族企业在证券市场既是主角又是亮点
自2001年以来,用友软件、太太药业、广东榕泰、天通股份等一批家族企业纷纷上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管理层对这类企业上市政策的松动以及扶持力度的加大。这些家族企业都是家族绝对控股的企业,它们有明显的优点,然而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决策失败的可能性增大。这种单一化的产权结构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在创业初期是高效率的;然而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缺乏集体的决策机制就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7.代际传承:创业者基本上掌管企业但传承问题已经突出
目前我国多数家族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处于创业者的掌控中。199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私营企业的业主平均年龄只有40.5岁,所以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并不突出。但在一些创业者年纪较大的企业,有的已经由第二代顺利接班,如浙江方太集团;有的正在处于交接班时期。接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稳过渡,多数选择长子接班,目前我国几家有影响的家族企业的接班情况就是如此;另一种是突发式接班,如创业者突然生病、意外事故等。
二、中国式家族企业存在的内在缺陷
(一)欧美家族企业何以不衰?
近年来,在全球性的排名中,上榜的欧美家族企业年益增加,而且业绩斐然,为何国外家族企业能有如此优越的表现?
1. 家族企业的营运业绩比非家族企业营运业绩更为出色。请看下文的分析:
《商业周刊》以美国年度排名前500大公司,在1993-2003年期间的公开数据为样本,分别以股东年获利、资产报酬率、公司年收益成长,及公司年出售增长率四项要素做评估。研究结果发现:
(1) 177家表现良好的公司为家族企业所经营,占整体家数的1/3,这个结果确实刷新了大众对
家族企业的看法。
(2) 家族企业股东平均年收益为15.6%,比非家族企业股东平均年收益11.2%高出4.4%;在资产
报酬率上,家族企业为5.4%,而非家族企业为4.1%;在公司年收益成长方面,家族企业为23.4%,非家族企业仅有10.8%;比较公司年营业额增长率,家族企业有21.1%,而非家族企业则有12.6%相差8.5%;数据表现出家族企业的经营方法应有其特别之处,才能呈现如此成果。
(3) 此外,《新闻周刊》也以10年为期,分析欧洲六大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
利和西班牙)的主要股价指标,在六大指标里,取样从伦敦的FTSE指数到马德里的IBEX指数,同样发现,欧洲家族企业的总体走势远优于无血脉关系的企业。如在德国家族企业里,以BMW为首,大涨206%,相对非家族企业仅是47%的增长,涨幅惊人;在法国,L’Oreal和LVMH带领家族企业指标成长203%,非家族企业也只有成长76%。
2. 全球有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全球500大企业中有37%由家族所拥有或经营,列于
榜上的家族企业几乎全分布在欧美地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欧美家族企业表现优秀?
美国《金融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的家族企业,不仅重视股价的稳定性,
更重视股东权益。而且在代代相传的经营压力下,多数家族企业所选定的继承人都优良且认真,跟要求巨额薪资报酬、分红的专业经理人相比,家族内部派任的经理人更重视企业的经营质量及远景规划。
由此可见,家族企业不抵触公司治理,强调的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原则,因此企业的成败兴衰,
并不在于是否为家族企业的形态,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能否充分利用家族强大内聚力的优势,来避开家族企业易掉入权力争斗的陷阱中,因此,家族企业的稳健操作更具竞争力。
近年来,西方有许多不同专家学者探讨家族企业的成功之道,归纳出以下几个因素:家族企业往往有一股“强烈的文化”和其家族历史背景有关;家族成员间存在着“亲密关系”和“互相了解”,各成员深谙其它人的长处和短处;对未来有着高度的承诺和责任,也对公司抱持高度热诚,如此便构成了有凝聚力和效率的组织。
(二)我国家族企业的内在缺陷
通过以上与美国的对比分析,我国家族企业的内在缺陷就更加明朗,这些内在缺陷是由家族企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依附于这种特殊性而生。当家族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时,这些缺陷便成为企业发展的禁锢,障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对家族企业根本性的内在缺陷进行分析:
1.企业产权封闭不易于社会化
家族企业产权单一,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处于绝对控股状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不吸收外来资本,开放股权结构,其发展动力必定会衰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