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领导者应该人格健全,沉着镇定
我们赞许一个人时通常会说这个人遇事“沉着冷静”。每临大事有静气,在人生和事业的征途上,风来则浴于风中,雨来则面迎雨脚,这是一个成熟领导者的必备素质。《老子》第十六章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事实上揭示的正是这一道理。《大学》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宁静以致远,静,是科学思维得以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静,又体现为信心、力量、自强、自尊,和蔑视困难、无往不胜的决心。作为领导者要用安静主宰躁动,遇事富有主见,不可以轻浮躁动的态度对待事业。唯有头脑清醒,处变不惊,才能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二)领导者要锻造领导力,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做事情。“领导者首先规划组织的远景以引导下属的行为,然后开发创新战略去实现远景。”(注7)。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领导力是每一个领导者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首先要锻造领导能力。历练领导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领导者要多思考,多学习
领导阶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思考,迈向领导之路的最佳准备也是思考,因此领导者每天都要花点时间用来单独思考。美国管理文摘中曾刊登过这样一段话:我坚信,经理人应该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什么都不做。只有通过每天的思考,才能很清楚地区分出日常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哪些是做起来最有效果、最有效率的事情,才不会把每天最宝贵的时间埋没于那些琐碎的事情上,才能够抓住大的事情。只有通过大量的思考,才能把领导艺术的有效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
“在本世纪,有效领导的一个标志将会是学习和快速适应的能力。”(注8)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仅仅有多年的经验已经远远不够了,不仅如此,经验在有些时候反倒会成为一种障碍。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将会很快被这个时代淘汰,并会把组织引向可怕的深渊。现在我国正在提倡建立学习型的社会和学习型的组织,那么组织的领导者就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领导人。学习能力是领导者能继续保持竞争有利地位的惟一真正的源泉。“新一代领导人的获胜特征,已经演变为他们对于个人学习的重视以及在组织中制造一种学习气氛的能力了。” (注9)真正的领导力产生于工作中,作为发起变革或面对变革挑战的领导者,如果不是学习者,就难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以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外部的激烈竞争。
2、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一个健全的组织最好的征兆是员工在努力工作时得到乐趣。如果领导者认为其跟随者太消极,那么最好先检查自己。热忱是会传染的,在一个积极上劲的人面前,人们很难保持冷漠的态度。当领导人的乐观、希望、信心向外散发到整个组织时,影响力便不断地上升。
3、敢于打破旧有的框框。杰出的领导者是规范的破坏者。改变现状一定会让一些人不开心,所以惹火别人是领导的工作之一。如果领导者试着不去得罪人或讨好每个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平庸,遇事举棋不定,无法做到奖罚分明。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督促下属抓落实。领导者当然要有战略家的眼光、气派和谋略,但小事也同样不能忽略,特别是带趋向性的小事。海尔的张瑞敏就很善于抓带有趋向性的小事,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别人总认为好的企业在管理上一定有什么灵丹妙药,只要照方抓药之后马上就可以腾飞了,好的思路肯定非常重要,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基础管理要一步一步地抓起来”。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当重大决策做出后,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细节上,只有兢兢业业做好、做细一切工作,才能充分实现战略目标。
5、要言必信,行必果。信赖是成功领导者的宝贵资产。领导者必须重视长期培养自己的个人信用,比如说制定了奖惩制度后一定得兑现。否则失信于员工是对员工的最大伤害,会极大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后续政策的推行。说到做到,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对下属员工负责。
6、要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智者化繁为简,愚者化简为繁。有效率的领导能将复杂的东西变得易懂而直截了当。精明的领导者善于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把简单化的东西量化。越复杂的东西越不利于下属的执行。
(三)领导的核心问题是人才
人才永远是一个组织成功的最大资本,没有人才的企业,一定是缺乏活力、死气沉沉的,因为在其中看不到智慧的爆发。人力资本是组织中最为宝贵的资产,如果说领导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用人则是这门艺术中最为复杂的部分,也是一名领导者能够充分施展才干的领域。“人才是形成高绩效的DNA。在使用人才方面,每一个组织现在都必须变得更加具有战略性。”(注10)人才,是组织竞争的根本优势,真正能够将成功的组织和其他的组织区分开的只有人才。建立一套产生、留住人才的机制是用好人才的基础。
1、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
用人的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必先要做到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善任,就是要善于用人,指的是对人要使用得当。知人善任,就是要认真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干部,把每个干部都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充分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干。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通常说,组织的路线确定之后,是否能够配备好干部就成了决定因素。当今世界各国都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把选用人才、知人善任列为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诸葛亮的“知人”方法值得借鉴。其方法为:“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要亲自与下级干部讨论对各类事物是非对错的看法,来观察他的立场、观点、信仰、志向是否明确坚定;“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要求领导者就工作中某些现实问题的处理意见同下级干部不断地进行辩论,提出质疑,以此来考察他的智慧与应变能力;“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不断地向下级干部提出咨询,请他们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谋略和决策方案,以考察他是否有能力和见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下级可能面临的灾祸和困难,来识别他是否能临难而出,勇往争先,义不反顾,救国救民;“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领导在与下级同宴时可以劝他饮酒,以观察他是否贪杯、酒后能否自制以及表露出来的本来性格如何、是否表里如一;“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把下级干部放在有利可图或者可以得到非份利益的工作岗位上,看他是否廉洁奉公、以人民利益为重,还是贪图私利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见利忘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委托下级干部独立自主地去完成某种工作,看他是否克尽职责、克服困难,想办法去把事情办好,还是欺上瞒下、应付了事,来考察下级是否忠于职守、恪守信用。
同时也要说明的一点是,领导者要知人,首先自己一定要胸怀坦荡,眼光宽广。不能一只眼睛看人,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要反对那种论亲疏、看资格、视顺逆选人的观点。应从多渠道、多层次、多视角地了解和考察人才。选拔人才更不能排资论辈,资格反映了一个人做过哪些工作、取得过什么成绩,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但不能“唯资格论”,因为资格反映的是过去,并不反映现在和未来;“唯资格论”,极易压制一大批确有真才实学,却无任何“资格”的年轻人。
其次,把发挥个人的长处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创造高效的组织。在充分了解和发挥员工长处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进取,并把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与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每个员工的长处同集体和别人的长处相得益彰;使每个人的短处同集体和别人的长处结合起来而不致于有损于组织;在组织中创造一种气氛,凡是能作出显著成绩的人,都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提拔。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